☆、第二十一章 再访昌华楼(1 / 2)
莫桑景找了一个好天气,向昌华楼走去。
好久没到街市上逛逛,出来时已是秋风凌厉,不过天高云淡,雁鸣过空,黄叶吹落,足以诠释秋季特殊的美丽。
到了昌华楼,侍者盯着她瞧了一会儿,犹豫道:“……您是祝姑娘的好友?”
莫桑景点头称是:“今天没约长都一起来。”
“啊,我不是这个意思,”那人道:“上次您帮了我们大忙,班主让我们都得记住你,见到了的话要好好道谢的。”
莫桑景觉得这班主倒厚道,忙道:“不是什么大事,不必介怀。”
那侍者领她到三楼去,让她坐在中心的好位置上,又奉茶。
莫桑景目光一旦放在戏台上,就挪不开了。
那在演一出《凤笙记》,正旦扮演的是秦王之子,爱吹凤笙,萧生擅吹笙,二人两情相悦,秦王亦将此子嫁给萧生,这真是世间难得的良缘,从此二人每日吹笙,合奏之时凤凰栖于屋上……
现在演的这出正是秦女嫁给萧生后,两人互诉衷情的一段,唱词真是情深意重、温柔旖旎。
莫桑景定睛一看,那小生不就是温晏么,而那正旦不正是华掖么……二人将这唯美的爱情故事演得煞有其事,若非互相信任看重,断断不能如此。
看来他们之间芥蒂全消,温晏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角色了。
莫桑景含笑看着,直到一回终了,温晏二人转向台前,向观众微笑。
莫桑景拍着手站起来,温晏看到了她,厚厚的粉妆后神色很是动摇,只见他进入幕后,便是全力地往三楼跑,莫桑景在楼梯口等着他,温晏笑道:“莫姑娘,你来了!”
莫桑景道:“我收到了你的礼物,十分喜欢,冰玉簪是天下至宝,这番厚意反而叫我受之惭愧……”
“没有的事,”温晏道:“姑娘是温晏的大恩人。”
他一双眼睛闪着前所未有的灼灼光芒,莫桑景触及那光芒,感觉心振了一下。
这男子,真不是池中物……
能让他重新振作,向众人献上这么好的戏曲,对喜爱赏剧的人来说,真的是大功一件也说不定。
温晏把莫桑景叫到房里,匆匆地递上一个果盘,说了三五句话,就被催促着要下去了。
“今天我排的戏很多,恐怕没法好好招待姑娘。”
“无妨,”莫桑景道:“我一时也不打算回去,就在上头看你唱戏,也是一样的。”
温晏闻言十分开心,他施了一礼,重新回到了台上。
在凤笙记又唱一出的时候,莫桑景后知后觉地发现有人坐在了自己身旁,转眼一看,那帽檐,那白衣,那出尘遗世的身姿,不是黎云南是谁?
莫桑景吃了一惊,她看戏未免太入神了,忙转头招呼了一声:“黎公子。”
“莫大人当真守诺。”
莫桑景不知如何回答,只微微点了点头。
她本以为黎云南不喜与人交谈,对话就该这么结束了,但没想到黎云南主动搭话:“大人觉得这出凤笙记怎么样?”
莫桑景有些讶异,还是答道:“自然是好的。”
黎云南以扇遮面,笑出了声:“这真是简短的回答啊——下一出是飞天,大人觉得飞天怎么样?”
莫桑景心想这冷漠公子难得的笑颜被遮在扇后,未免有些可惜。
她没有看过飞天,怎知飞天怎么样,但黎云南或许问的是飞天在凤笙记中占据的地位,所以她认真思索了之后回道:“凤笙记有喜无悲,唯一悲伤的是这凤笙的声音,可以说这出戏是弱化了人间的无常,飞天可以说是为了获得最终欢乐吧……毕竟,人间爱侣不如神仙夫妻来得长久,来得不惧险阻……”
“莫大人果然用心品味过这出戏了呢……”黎云南看着她,似乎没有料到她会这么认真地回答。
“看戏不过看容色,看声态,女子十之八九都是如此,没想到大人看的是故事。”
莫桑景不知该回什么,低下了头,受了这番夸赞。
如果她抬头的话,她就会发现台上的温晏,眼中闪过一丝惘然、一丝挂念、一丝哀伤,然后这些都消失了,他的目光变得沉静如初,真实地映照着那袭白衣与青衣的主人倾心交谈的影子……
太阳落山了,莫桑景起身,要与温晏与华掖告别,戏班的小伙子却来传话:“二位主子都说,姑娘先送这位公子一程最为重要。”
莫桑景闻言看了黎云南一眼,黎云南点点头。
莫桑景觉得她和黎云南之间的关系骤然拉近了许多。
送到门口,黎云南拉了拉帽檐,家中小厮和车轿都在外等候,他向莫桑景示意先走一步,坐进了轿中。
莫桑景正想着要不要回头去见温晏二人,又觉得不必,她抬步走进了晚归的人潮之中。
夕阳的橙黄光芒撒向大地,把她的青衣涂上深色。
在人潮中她没注意到,但一旦离开了热闹的大街,莫桑景发现有人跟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