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醉解兰舟 > ☆、第十七章 义弟

☆、第十七章 义弟(1 / 2)

莫桑景留在碗青府的日子,人身安全得到了保证,央川没有采取任何有敌意的举动,和谈十分顺利。

她把有关消息传给了汪仲年和朝廷,归期也就顺利地决定下来了。

七月初一,莫桑景点齐兵马,寥寥数语和央川告别,在草原人一阵欢送远方客人的歌声中,展开了东南回京之行。

经过松青府时,一方面是莫桑景没有停留,一方面是汪仲年也没有下请帖留她,所以很快地过境了,反而是汪雅君乘轿子来送过她。

远远地看到汪雅君,就像一朵鲜红的牡丹从远处走近似的,莫桑景下马和她交谈。

汪雅君坐在车上,手伸到帘外,和莫桑景握了握,言短意深地说了一句:“莫将军此次回去,怕是要犯桃花了。”

……

莫桑景当时不知道她什么意思,直到军队开到玉龙关的时候,接到了莫承梧的家信。

里面说“陛下有意招汝为婿,商议正急,慢归”。

她才猛然醒悟过来……

即使是桃花,又何必要是这么大的桃花!

历代莫家家主都没有和皇族联姻的例子,她们是名誉贵族,为了明哲保身,也要远离政斗和官场纠纷,所以既不能当外戚,也不能做驸马。

这也就是莫母虽然上朝听政,但从来不发言的原因。

这次庆利帝竟然想要冲破成规?!这是何等违背祖训的大事……莫桑景不相信母亲会答应,她说“商议正急”,但为什么是“慢归”!光躲着又有什么用……莫桑景不解。

心中徘徊着种种疑云,军队又走到了雍州府,离京都不远了。

……

雍州府知府(在不设立府节时,作为一府最高长官存在,没有军权)乔鸿渐此时正焦心无比,一边在驿馆内来回迈步,一边咳嗽。

越咳越急,越急越咳。

她有不足之症,肺有问题是从小以来的了,但是温文尔雅,笔杆子上的事十分精通,高中之后,被朝廷外判为知县,在官场上辗转多年,如今是一个知府。

十几年前她的肺病恶化过一次,三天之内吐出了一升的血,本以为就此要撒手归西,没想到是体弱多病的夫君先走。两人育有一子,失去父亲时才六岁大。为了这个孩子不孤苦无依,乔鸿渐愣是撑了十来年,破败的身子到今天为止是真的撑不住了。

她做官清廉,死后没有什么田宅钱财留给儿子的,无法保他一生无忧,又兼乔家世代单传,没有什么六亲五戚,自己死后,他竟没有任何可以投靠的人。

乔鸿渐十分着急,自己大限将至,无论如何也要给铭儿找个归宿。

她以前曾拜莫承梧之母为师,学习能吏之道,那时便觉得莫家尽是卧虎藏龙之人,而且人品可靠。

听闻恩师嫡孙远入衮路,如今已经顺利议和,正在回京路上。

乔鸿渐一方面给莫承梧写了信,告知托付乔虚铭之事,一边在军队开过的驿馆等着,等着见莫桑景一面。

如果人品可以,她希望把乔虚铭托付给这个人,让她带着乔虚铭上京。

……

莫桑景走到雍州府内的祥云驿馆,看到了知府大驾,她吃了一惊。

虽然早有士兵通知,但是亲眼看到,别有一番感觉。

“这雍州府知府是个好官”,偶尔听见母亲这么说过。她知道乔鸿渐好像和祖母是忘年交,但她身体不好,没必要为了一个小辈做到这种地步。

抱着种种猜测,莫桑景走入驿馆和乔鸿渐相见。

对方是个白面书生一样的人物,清瘦见骨,相貌比年龄年轻,莫桑景一见便生爱戴之情,但是再看,乔鸿渐脸上有着不自然的酡红,眉目黯淡,印堂发黑,病体沉重好像已经不是一日两日的事。

在莫桑景先开口前,是乔鸿渐先说话,她先问莫桑景诗词歌赋,再问她农务政略,最后评判人物,从宗室公卿到贩夫走卒……这一番交谈下来,花了一个多时辰,乔鸿渐讲得话多,咳嗽了起来。

莫桑景立刻站起给她倒茶,乔鸿渐喝了一口,就不再喝了,呼吸不畅道:“实不相瞒……我有一事相求……”

莫桑景坐正,恭敬地低头倾听。

“我想把犬子托付给你,望你好好待他。”

惊抬头,乔鸿渐已像少了一口气般:“不需要举案齐眉、伉俪情深”,说着她笑了一下:“只是让他在家宅之内,一生不愁吃穿就行……”

她每说一句,神智就涣散一分,莫桑景怕不答应她,她一口气就散了……

但她对嫁娶之事何等慎重,乔鸿渐并不知道,不知道她万不可能对一个还未见面的男子,许下执手一生的诺言……即使乔鸿渐说了不要求她用情,她也绝不可能答应这种事……

更何况,母亲去世子女须在灵前守孝,听她的意思,却像让儿子跟着她走,不用再管后事的样子,这怎么可以!……

莫桑景赶紧上前扶住乔鸿渐颤抖的身体,温声道:“您思虑太过了,且放宽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