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章】趋而进(1 / 2)
王挽扬满心欢喜地将最后一批剑送到了衙门,收了账款之后正想回店面,顺便茶馆里坐一会,吃一碗面。
热腾腾的阳春面送了上来,王挽扬取了筷子,稍微吹了口气,吃了几口,热汤面让人满足得很。
正要继续喝汤,却是听闻后面有人小声言:“原来南岭那位梁王是假死啊。”
王挽扬竖起了耳朵,听到:“现在是真没了性命。”心中稍感欣慰,刘暇此举令她难置可否,绝了梁王以备后患自然是好事,虽应恭喜他敌方势力已除,大权在握,难被人动摇,可总归会被人诟病先前将梁王死讯告知天下百姓,是为欺瞒,后又屠虐亲皇叔,难免会让人诟病。
“帝王要你三更死,你活不到五更。梁王一开始纵是逃了,如今不就还是被捉拿处死了么?”身后人讲得绘声绘色。
“是啊是啊,”立即有人附和,颇为认同,“可是听说南岭的皇帝也身染重疾,命不久矣?”
王挽扬还未舒缓的一颗心骤然一紧,筷子没攥住,一下掉到了地上,一旁的小厮连忙拿了一双新的递过来。
背后人依旧絮絮叨叨:“听闻被梁王捅了一刀,看样子是夺他性命去的?”
“刀子就捅在心口呢,血是断断续续流了好几日都没止住。”
“若熬不过去,这南岭也就无人了?”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我嫂子的兄弟就是在南岭宫里当差的,那还有假?”
“他亲眼瞧见的?大场面啊……”
……
王挽扬泛来一阵心悸,喉管中面仿佛生硬了起来,更是没胃口吃余下的面了,掏出银子扔了在桌上,便立刻马不停蹄地回了店铺。
一进屋子立马就收拾行李,小郭子见她慌乱,问:“出了什么事儿?”
王挽扬便拿起手边需要的衣物与剑,简洁交代了小郭子几句,小郭子面色凝重大概也是被吓到了,点了点头。
王挽扬当即又上了马,一路策马狂奔。
被突入齐来的传言震慑了心神,她根本无法冷静下来思考,脑间霎时空白,找不到理智依存,只是心心念念地想要奔赴他身边。
空凄凄的心内仅剩急切与恐慌,生怕自己赶不到,赶不及。
刘暇会死吗?他不会死的吧?企图一遍又一遍地说服自己,但脑海中臆想的他倒在血海胸口插刀的场景却不能磨灭,害怕一语成谶,越想则越成真。
王挽扬开始后悔自己并没有在他身侧,如果她不离宫的话,一定能替他挡下那把刀吧?他也不至于受重伤濒死。
彻夜狂奔,过了三日依旧不眠不休。眼底充斥着血丝,却丝毫不困顿,强忍住胸口鼻尖一涌而上的浓烈酸楚,不肯落泪,是因为不愿他出事。
大雪落满肩头,马蹄几次险些打滑,依旧抽鞭奔跑,还有一座城便可到达京都。
然夜深,城门已关,白雪堆了半尺高,王挽扬奋力敲门,冻红的双手摇着铁制的门环,却被人拦住。
“娘娘,回去封城罢。”
王挽扬筋疲力尽,耳中轰鸣,竟是一时之间不能觉察来人,猛地回头,才发觉是渚叶。
踢开积雪,王挽扬腿脚有些发麻,但她强撑着问:“他的意思么?他还活着么?”顿了片刻,一想到他竟是一直知道她的行踪,将她在封城的种种都看在眼底却不动声色,亦是劝退了王洛山的几番追问,便立马有些拘谨起来,下意识地质疑:“又是蒙骗世人的戏码么?”
“渚叶不知,但此前受命非为有令,不让娘娘入京都。”渚叶只是低头禀报。
王挽扬吞了一口口水,望着几乎刺眼的白雪,心中苍凉。是她自己要走,她自己作孽,如今他便不让她回了么。
“今晚在城外找间客栈休息一会,明早属下同娘娘回去。”
先前急切的心稍稍缓和,王挽扬洗漱时暂且想通了不让她入京的原由,若是被人发觉事发时她并不在宫内,难免惹人非议,可是如今宫里知根知底知心的人太少,若王挽扬她不回去担起这份责任,也定会有人发觉皇后已经不在宫内数月多日了。
夜里尽是梦魇,断片般地梦回祖母过世时的场景,又折回现实,赶回皇城却见到刘暇驾崩,心跳一瞬间骤停惊醒,王挽扬根本睡不着,醒来时一身汗,起了身喝了一口凉水。见渚叶因追赶她多日困乏得很,睡的熟,于是当机立断,披衣起身,束了发,连夜又冒雪赶回了城门下,晨光熹微,星星都还未散去,王挽扬赶在第一批入了城,此后驱马半日到了京都。
渚叶醒来,才发觉王挽扬早就不见。
大理寺。
几日内,刑部将梁王党同之人一一缉拿审问,清查余孽,此后便押入天牢,不日即将行刑。顾檀亦是多日未歇,不曾阖眼。
而刘暇却依旧没有清醒,昏迷许久,朝政由宰相代为操持。
暂歇江淮的刘慕亦是送上关切,让赵吝之前来探望刘暇病情,一探虚实。赵吝之因此与赵潜简单会面,被赵潜随意安排住在了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