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不留 > ☆、【第十八章】浣青丝

☆、【第十八章】浣青丝(2 / 3)

刘暇的散发自然地披在身后,日光正好,散发暖暖的松香。王挽扬终于得了机会继续将那个章节接连不断地往下读,便捧了书把躺椅挪到院子外头,回过头来交待了刘暇一句:“你不要出来。”

虽知她用意,怕府里人撞见王挽扬的院子里有其他的男子,叫人说不过去。但刘暇却颇不喜好这金屋藏娇的滋味。

坐到了书桌后头,刘暇可以通过开着的窗瞧见已经躺下了的王挽扬。

左手边是一盆文竹,旁边叠了几本兵法。刘暇伸手取了过来随意翻了两下,却一不小心碰掉掉了一个黄花梨的小椟。刘暇欲把这个小盒立起来放好,一眼瞧见了里头的价值不菲的鸡血玉冠。

眼色刹时幽深不见底,刘暇当然不会自以为是到无意中发现的发冠是王挽扬要送给他的,只是有些悻悻。

尔后待王挽扬读完了书回了屋子,试着问了一句:“近日有谁要过生辰?”

王挽扬自然是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问这个,于是自作主张地认为刘暇是想问她要一份礼了,便说:“你的生辰是什么时候?”

“还有好些月份呢,”刘暇眼底是一曳曳的光亮,却最难将息,“十月初八。”

王挽扬几不可见地微微睁了大眼,不解。

王夫人邀了顾尧来府上,说是要给他践行。此去燕江,山高水远的,也不知何时才能调回来。王夫人想着这么一来王挽扬又要在府上多留些日子,便觉不是很愉快。言语间多多推搡顾尧,希望他能早日将这燕江水利的事儿办妥当了,便可回来迎亲。

可这头顾尧与王挽扬连纳吉、纳征都还未做,在媒人眼里这婚事便是个头都没起,赶着做这些事儿近日也无吉日,所以什么都还没定下。祖母好不容易让人排来的八字,说两人生肖属相是中平,虽然不犯冲也不怎么合。得知了之后王挽扬心中喜悦,饭都多用了一碗。

而饭桌上除却她的心情愉快之外,大伙儿的脸都不怎么欣悦。

“阿尧此次虽为远调,但若止了凌汛,回了京城便实为擢升。”王洛山宽慰一句。

“只是顾公子去了燕江,对老爷来说可是失了左膀右臂啊。”王夫人在一旁帮衬,凝了眉头,又看了一眼顾尧的脸色。

顾尧一片赤诚:“老师对某恩重如山,不能留于京城,在其身侧,顾某心有愧疚,亦是遗憾。”

“晏家虽一派平和,不参纷争,但晏将军的这位大公子晏归如今受圣上重用,”叹了一句,“想是为牵制王家方有此作为。阿尧啊,我亦是深谙困乏,骑虎难下。”

王洛山自己尾大不掉,亦是在铲除赵潜的这事儿上受了挫。楼烨欲立威,逐步把握了实权。王洛山纵然是再想有什么作为,亦是难上加难,今唯有一计,便是养精蓄锐,藏掖锋芒,顺着这皇帝小儿玩上那么几把。人曰大齐江山二山稳,文有洛山士,武有千山将。待楼烨遇了事儿,晏千山早已不过问朝政,便不可不央求王洛山这位重臣出力扶持。

“晏大人前去愁岭签合,因受埋伏又调了援兵,这么几个月过去,近日来报,南岭疲于抗战,想是不得不同意交平,他们应是不日回朝。”顾尧恳切道,“即便与南岭达成了协议,但因战线又被拖长了一年,这晏归在圣上眼里的重量便是难说,但学生笃定,他一时半会儿成不了威胁。”

王洛山有些迟疑,“定安王一力促和,胜了战便劳苦功高,晏家与其世代交好,圣上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一年的军需与饷银算不上什么,何况赵潜被查抄,收缴上来的纹银便可供大齐百姓免上三年的税赋。”说着说着发觉自家母亲并无悦色,想着在饭桌上不宜议论朝事,王洛山是个孝子,便也止住了话。

而祖母忽的感叹了一句,“此事终了,南岭的质子王爷终于能遣返归故国,”对王洛山说,“阿山,当年你还在礼部,得了令便汲汲抛下为娘,离了寒舟寺去招迎那位王爷,一晃也有二十余年了。”

王洛山笑了笑,眉梢染了暖,“这么多年过去了,母亲还记恨儿子呐。”

“不记恨,”祖母哼了一声,“叫你莫去封城你始终不听劝,你一走,我便心神不宁地向了悟大师求了签,一开是支下下签,怎么讲经说法都入不了耳了。”

听到“封城”二字,王挽扬埋头扒饭的动作顿了顿,念及了自己的娘亲,又继续胡吃海塞。

“母亲若想听佛法,儿子改日便随您去。”王洛山笑着抿了一点酒。

“你要是抽不开身,就让阿岑陪我去,”祖母满眼笑意地看向王岑,“我孙儿乖巧得很,念一句阿弥陀佛都极为中听,定是与佛结缘。”

“这敢情好,”王夫人笑着应了下来,对王岑说,“你要懂事些,多扶着你祖母。”又顺了方才的话柄,故意道,“眼下那南岭的王爷在大齐过了大半辈子,娶妻生子。却还要回那故国,他那世子的年岁也与我们挽扬差不离罢?人说是个不入流的贵子,成天花天酒地,没什么本事。”

王挽扬没有抬头。

而王岑却插了嘴,说:“我听苏兄说,那位世子在园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