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 / 3)
一直浑浑噩噩的脑子猛然间清明起来,她一下子醒悟了,她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面对永远失去母亲的现实,一定有什么东西能够给她答案,也可以解释那张她从卡包里发现的、用以支付各种医疗费用、拥有五十万人民币的□□的来历,还有母亲各种找不到理由解释的行为。
她跑进母亲的房间翻箱倒柜,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最后,她从衣柜最深的角落里找到了两本写得满满的日记本,扉页上是她熟悉的字迹,写着“舒心”两个字。
那是母亲的日记本。
她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没日没夜地读完了日记。
两本日记,其中一本记录的是母亲和一个叫做黎轶的男人相识、相知、然后相恋结婚的种种,而另一本记录的是母亲离婚之后一直到她十岁左右的事情。
两本日记中间的间隔,正是母亲婚后到离婚这段时间,也正是她最想知道的内容,但却没有记录空白一片。她不死心,又把母亲房间彻底翻了一次,可是并找到任何相关的东西。
日记里写的很多事情虽然是她想知道的答案,但知道之后她却后悔不已,宁愿自己永远都不要知道……
她一直以为母亲对她的“冷淡”是因为性格使然,可现实却是,她的存在对母亲来说只是一个累赘。母亲离婚的时候并不知道她已在她肚子里悄然生长,发现后出于对一个生命的尊重选择把她生下来,又出于对“母亲”这个身份的责任感才把她养大。所以,她感受到的母爱全部都是她的错觉,都只是责任的表现罢了。
她发现,母亲很早就想死了,是自己的出现打乱了母亲的计划,让她在这个世界上痛苦地多活了十多年。不能一死了之,母亲选择一点点消耗自己,用艰苦的生存环境、吃力的工作加重身体的负荷,就等待着只撑不住是那一天到来,理由正当地离开这个她从没有半点留恋的世界。
母亲不是在跟谁较劲,而是在跟自己较劲。
而母亲之所以不想活,是因为遭到了背叛,来自那个叫黎轶的男人的背叛。从日记的文字里她感受到,母亲用了自己整个生命去爱黎轶,甚至为了可以和黎轶在一起改变了自己的个性、习惯,只为了去适应他。母亲以为只要赌注下得够大自己就能赢,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回报。但现实狠狠扇了她一个耳光,她百分百信任的爱人还是走到了出轨那一步,她不能接受更无法原谅,本来满满当当的心一瞬间就变得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了,一切美满幸福都是假象都是幻影,不仅是她的生活,连她自己的生命都一下子失去了意义……
舒黎其实一直都想不通父亲的背叛为什么会对母亲带去那么严重的打击,连生的欲望都会毁掉;母亲为什么没有试着去原谅,没有给父亲一个机会也没有给自己一个机会,而是选择一刀两断,结束生命。
只是,她想再多那都是上一辈的故事,她没有追究的资格,她只需要知道,她的存在不具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她之所以还活着,只是因为母亲的那句话而已。她对自己的人生也没有任何憧憬和期待,只是在等待终结。
当然,她最想做到的,是不去在意母亲的话,随时都能结束生命。
……
“姑娘,姑娘,你怎么还在这里啊?”
一个苍老的声音将舒黎早已飘远的思绪拉回现实。
视野恢复画面后她看到一道手电筒的光束从侧前方朝她这边射过来,她赶紧用手挡在眼睛前面并且眯起眼睛减轻光线的刺激。
“姑娘,快起来,我送你下去。这黑灯瞎火的,你一个人待在这里不害怕啊?”老人把手电筒换了个方向,“还好我想起来上来转一圈。”
舒黎放下手,撑着墓碑吃力地站起身,她的腿有点麻,她捶了好几下才勉强迈出步子朝老人走过去:“谢谢,麻烦您了。”
“不麻烦,不麻烦,”老人走在前头,用手电照着前方,“我在这干了这么些年,姑娘你还是我见的头一个天黑了还待在这园子里不肯走的人。墓里埋的是你家哪位啊?”
舒黎尽量紧跟在老人身后,对现实的实感还没有完全恢复,回答道:“我母亲。”
“那你跟你母亲的感情肯定很好,你愿意陪她这么久,她一定会保佑你的。”
保佑么?
舒黎抬头看了一眼漆黑的天空,不再说话。
她早就被母亲给忘了吧。
**
离开墓园回到市区,舒黎把车停在了欢喜街附近的停车场,走到“書·香”,把车钥匙交给了在店里的大猫。
大猫接过钥匙,看舒黎脸色不太对,有点担心她:“你干嘛不自己把钥匙交给贺逍,你是不是跟他发生了什么啊?”
舒黎摇摇头,说话气息不稳:“没有。你记得把钥匙拿给他就行了。”话说完她转身就要走。
“你要不要看会儿书再走啊……”既然舒黎不愿意说大猫也不勉强,只是他不放心她现在的状态,一下子又不知道要怎么劝,情急之下脱口而出。
舒黎拿出手机看了眼时间,已经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