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2 / 2)
应有尽有。晶莹亮丽,五彩缤纷的玉器整齐的摆在一起,甚是光彩夺目。
林惠涵细细了看了一遍,发现这些玉器做的十分精妙,有斑点的已经镂了金丝银线,遮住了不少,而且看起来毫不违和。还有的就是做成了嵌有花纹的形状,如雄鸡,骏马等,这些斑点落在身上,倒多了几分真实。她满意的点点头,虽然有些看起来不如纯净的玉器来的精湛,不过已比原来好了许多。
盯着手上的镯子,林惠涵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前世的销售手段-----礼品包装。如果把它们包装的好,即便是不怎么名贵的物品也能显出名贵的效果。她有些兴奋的对他们道:“这样有瑕疵的玉器,做的再怎么好,价钱也难比得上同等的玉器。我有一个主意,不如我们干脆把这些斑点作为一种特色,给它们命一个主题,向客人推销它们。还有二哥,你去木匠那里定制质量上好的木匣,再去裁一块绸缎,把这些首饰好好包装。到时客人看了这些包装上好的锦盒,也会高看几眼。”
徐致远颌首,对她包装这个主意大为赞赏。不过,“这主题又是何意?”
林惠涵耐心的向他解释了一番。其实这有点像前世的产品发布会,在正式展示作品前,给产品起一个靓丽的主题,围绕它进行介绍产品,然后打造声势,吸引客人的目光,再定日期正式开放。
当然在没有媒体的古代,这样浩大的“工程”是难以做到的。不过可以通过在客栈,酒楼等地方散布消息,让客人知晓有这样一件事,对了,还可以在铺子里作宣传。
徐致远最先反应过来,“这个主意不错!”
她见他们都领会了,笑了笑,不再解释。她不可能手把手教他们,剩下的事就让他们自己来摸索吧。
接下来的几天,三人就开始忙开了。请来的工匠领悟力极好,在林智俊的讲解下,很快便明白了。更何况他们是常年做惯玉器的,什么样的玉器没做过?所以后来林智俊直接把那些制作玉器的事交给他们自行改造,而自己只作监工。
而另一边,徐致远则负责联系工匠,制作匣子,因为各色的玉器大小不一,所需的匣子大小也得度量,所以麻烦了一些。
后来做好了成批成批的玉器后,他的事务也就更多了,于是便把这些琐事交给了他的管事。其实主要是因为林惠涵后来提出,要在每件产品前上标上专属的商标,需要自行设计和雕刻印章,花费了不少时间。
刚开始,徐致远甚是不解,觉得这样实在大费周章,而且似乎没有什么用。
“徐公子,你先听我说。这样做的确是要花费不少时间,不过它可以作为一个防盗标志,别家的铺子就算想以假乱真,也有依据可循。还有如果以后咱们的铺子打出了名声,别人也会只认定这个牌子再去购买,不会买到假货了。”
“原来如此。”他恍然大悟,同时对她如此新奇的方法深深折服。这些天来,林小姐也留在铺子里陪他们一起共事,往往不经意间妙语连珠,想出很多新鲜的主意,他虽是一个男子,而且常年外出,见识广博,可也比不上她,自愧不如。
徐致远在对她大为赞赏的同时,她也在暗暗留意他。这些天来,她和他共事后,发现他这人温良恭俭,脾气很好,对下人很是宽松,而且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往往她提点一下,他便能领悟,甚至想的更深远。若不是她仗着多活一世,肯定比不上他。
二人熟络后,也会谈起一些有趣的事。很快她发现,很多时候他们都有不谋而合的观点,而且他善与人打交道,说话风趣幽默,特有淳厚的声线听起来如沐春风,常常引她发笑。二哥能交到这样的好友,她也替他高兴。
铺子对面的酒楼。
卫攫约了人在酒楼见面。久待不见来人,正准备回去时,不经意的抬眸,突然发现前方铺子有一女子,看身影,甚是熟悉。想了一会,才记起来。那不是林府的四小姐吗,她怎么会在那里?
看那些伙计对她很是有礼的样子,似乎她是那铺子的熟客。卫攫一瞬不瞬的盯着她,直至她转身进了厢房,他才觉得不对劲。他长眉轻蹙,锐利的双眼微眯,沉吟了一刻,若有所思的盯着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