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计划流产(2 / 5)
点头又是摇头。
张越为什么千里迢迢的从东都洛阳给皇帝寄这么一把刀到西京长安?皇帝已经明白了,前几日自己和大臣合谋密事虽然没有宣扬开来,但是却传了开来,张越虽然远在东都,也已经有所耳闻了。
只是广陵大长公主,也没有那么容易对付啊。
大长公主府,广陵大长公主经历空穴来风的皇帝巡边一事和皇帝与大臣合谋谋图自己的性命一事,广陵大长公主还怎么能坐的住,无动于衷呢?
只是,长安城中传闻太上皇欲让皇帝巡视边疆,乃是真事!然而后来事情却发生突变,太上皇下令,让皇帝在先天二年的八月去巡视边疆,虽然没有改变决定,可是却推迟了日子足足推后了几个月,这足以让广陵大长公主心中埋怨自己这个哥哥怎么办事就没有一次有定力的?
先天二年,六月。皇帝难得没有坐在乾清殿内,而是在御花园中凉亭坐着。在这之前,他收到三个人的信息,他们都在说一件事。
王居乾清殿进言、张越从东都洛阳邮了一把刀、崔日用乾清殿献策,他们的意思是让皇帝尽快解决广陵大长公主,并且不要惊动太上皇李沐。
崔日用以为皇帝总结工作为名,进京长安,在乾清殿进言说道:“广陵公主图谋不轨并非一日,皇上必须决断,否则广陵公主迟早必有动乱。依臣看,皇上先可搞定北衙禁军为己所用,再收缴广陵公主部下,此法可使太上皇不必惊吓。”
字虽寥寥,意却不浅:一,皇帝乃天子,乃得天命者,而“皇帝”这个身份,也是陛下您最能拿的出手的;二,先收军队,再除逆党,顺序不能乱!三,那就是太上皇李沐,这场政变,不能忽略太上皇,也不能惊动太上皇。
这三个闪光点隐藏在这番平淡无奇的政变的套路中,皇帝听出来了。皇帝听出来了,非常动心,渐渐的在六月,决定了要发动政变的决心!
是时候该做个了断了!
最终章(上) 巅峰对决
既然坚定了决心,皇帝李杨也不闲着,必定好好筹划己方优劣和彼方优劣,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皇帝哭笑不得的发现,自己那个方面都不占优势。
谋臣,广陵大长公主号称“七位宰相五出其门”,谋臣都是宰相级别的大人物;反观皇帝这边,仅仅一个王居和进京汇报工作不用回去的崔日用,这二人仅四品官,比之广陵大长公主的宰相,不仅人数差远了,那官阶差远了,威望也差远了,其他诸如张越、刘幽球等人皆被贬在地方,不能为皇帝所用。
军队,广陵大长公主收买羽林将军,已经让两位羽林大将投入自己麾下,纵然皇帝认识羽林中万骑将领,那也不敢去碰头了——人家的头儿都是广陵大长公主的人,自己如果去接触万骑,搞不好事情败露,那就遭了。
此时,竟有一个人映入皇帝脑海之中——王毛重。不知还记得否,王毛重是皇帝还是楚王爷时候收的私人护卫,皇帝让他帮忙寻找人手,王毛重还就真找来了三百人,愿以私人身份追随皇帝。
可是,这三百人对上广陵大长公主的租金0羽林军还是寒碜的紧啊。皇帝不得不另想他法,来让这追随自己的三百人发挥最大的作用。
先天二年七月二日,乾清殿。皇帝招来广陵大长公主的男宠崔时,说道:“崔爱卿,我乃是皇帝,广陵只为公主,爱卿效忠于我,岂不是前途无量吗?”
崔时的弟弟崔瑾是皇帝李杨的人,所以皇帝也不难召见他。这也是乱世中的处事方式,一大家子好几个兄弟,分别在不同的阵营,这样就是哪一个选择错了,也不至于一家子全部都灭绝了。
崔时自然不答应,皇帝也不为难,直接放他去了。皇帝看着崔时背影的眼神,透出几分清浅的笑意,崔时没有看出来,弟弟崔瑾可看的清清楚楚,触及那目光的下一秒,崔瑾就猜到了皇帝这是在做什么,不禁心头悲凉起来。皇帝看见了,只是不说话,兄弟俩个,留下来那一个聪明的足矣。
广陵大长公主府,崔时一回府就去面见广陵大长公主,汇报说:“公主,今日陛下召见奴才了。”广陵大长公主闻言挑眉问道:“问了些什么事情?”崔时“噗嗤”一笑,语气中有些轻蔑:“陛下还真是可怜,竟然让奴才去效忠他,奴才当然不会答应!奴才生是公主的人,死是公主的鬼,绝不改变!”
广陵大长公主闻言沉思起来,似乎不太相信,崔时道:“公主,陛下连奴才都拉拢,那不是证明皇帝无可用之人吗?这今儿已经是七月二日了,距离皇帝巡边也不过二十几日,公主还在怀疑什么呢?”广陵大长公主这才笑了起来:“看来你所说非虚,这个侄儿,本宫还以为当上了皇帝会有什么本事呢,原来竟然还不如当太子的时候儿——那时候儿,好歹身边还有可用之人呢。”
翌日,也就是七月三日凌晨时分,天还未亮,从乾清殿的窗户纸上却透出一丝丝的光晕来,里面已经乌压压站满了人,最上首一抹明黄面容严峻,低声斥道:“朕得到可靠消息,广陵大长公主意欲与明天谋反,朕心甚惊!虽念及姑侄之情,然朕乃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