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纸信笺隔千里(1 / 2)
“唉。虽说如此。然如今一让我回去宫里。那怕只是一个时辰。我仍是会怕啊。”梁晴一手托着下巴趴在柜台上。偏头望着她。
沫瑾扫了她一眼。看到李旭站于柜台外方。一脸若有所思地望着她。
然。沫瑾的目光也只是淡淡地扫过。如同她挂在唇角的笑意一般淡然:“你怕什么。有你大哥在。又有秦士秋。你还担心什么。大不了。将他带上不就是了。我想太后定然也想亲眼见见他吧。”
说到秦士秋。沫瑾不由瞅了他一眼。他一直站于门口处。远远地看着梁晴。如个跟班。又更像是护卫。静静地守望着梁晴。
说來。他们二人到也有趣。梁晴时而总喜耍耍小脾气。秦士秋亦如哄孩童似的哄着她。她有幸得见过一回。便觉这两人看似身份悬殊。实则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带他进宫。岂不是让旁人笑话晴儿。”
梁晴还未发话。到是一旁的李旭闻言。微皱着眉说道。
沫瑾原还想装着未瞧见他。只是他这句话一出口。她便來了气。霍地撇头望着他。冷冷说道:“有谁会笑话晴儿。为何笑话晴儿。便是因着秦士秋只是个小兵。”
许是沫瑾的语气有些呛人。李旭只是抬头望着她。竟未出声。只是听着沫瑾继续说话。
“若非如他这等小兵。他们那些达官贵人。如你这般的皇族子孙能有安稳日子可过。还是说。你们打算待战争而來时。自个儿上阵去杀敌去。”沫瑾冷冷地瞪着他:“你们凭何瞧不起人。”
她的一番话说得极为顺口。梁晴怔怔地望着她。好似她还从未见过瑾姐姐发这么大的火呢。不过再想想。心里却觉十分温暖。
太子哥哥的话。虽是实话。却难免伤人。
瑾姐姐的话虽有些强词夺理。却是因着心里是向着自己的。是为了维护自个儿。怎能不令人感慰不已。
不管旁人如何看待秦士秋的。至少。她从未有过瞧不起他的念头。相反的。她觉着他十分了得。在她看來万分艰难的事。却在士秋手里。会变得极其简单。好似信手拈來。她是真心觉得。他是除了大哥之外。唯一一个让她信服。也能给她安心之感 的人。
“瑾姐姐。你别生气。那些眼光狭隘之人。我才不同他们斤斤计较呢。士秋。你说是不是。”梁晴一边劝。一边转头看向秦士秋。冲着她婉尔一笑。
原本脸色还显得有些阴沉的秦士秋。在看到梁晴的笑容之后。不由会心而笑。缓缓点了点头。眼中的温柔好似要渗出水來。看得沫瑾顿时泄了心头的怒火。
也罢。这二人看着情深意浓得很。似乎旁人的眼光已无法左右他们的情感。看來。是她多虑了。
“沫瑾。”
她听到唤声回头。看到赵言正挑了帘子走來。她的身后。还跟着无笙。
沫瑾绕过柜台。迎向她。
“这是昊王派人送予你的信。”
昊王。
赵子昊。
如今高光国已无她所牵挂的人事。他缘何突然捎來书信。
赵言递來一封书信。沫瑾满心疑虑地伸手接过。启开了封口。抽出信纸。不过薄薄一张纸。三五行字。她粗粗一扫。便阅尽全部。
原來。赵子昊要來向尉羌国主贺寿。
经她一事。虽说两国稍起了嫌隙。只是门面上的功夫总还是要做的。
而他此行前來。还想问问她的意思。看她是否愿意随他回高光国。
沫瑾不知他为何又要旧事重提。想那时她便已言明。自己不愿再留在燕都。他应是明白的。她做了决定之事。是断然不会轻易更改的。
“怎么了。”
赵言见她看了信后紧锁着眉头。不由出声问道。
沫瑾不言不语。只是看了她一眼。而后将手中的信递了过去。身后方的梁晴探了探头。却什么都未看清。然心中又好奇信中所言。不由紧盯着正前方的赵言。
赵言扫过信上的三言两语。便抬头看着沫瑾。从她眼中似发现了一抹淡淡地挣扎。
“沫瑾。想走想留都随你。我绝不会拦着你。只要你觉得欢喜。怎样都好。”赵言边说边折好了封信。上前一步。将之塞进了她的手中。“如今你无牵无挂地。何不趁此大好时机。四处走走。”
沫瑾只是握着信纸。怔怔地望着她。久久未语。末了。缓缓转过头去看向堂中正跟在秦尧身后的怜儿。
如今的怜。似乎已不如将将來时的惶恐不安。跟在秦尧身旁好似十分安心。或许。有些事在她未察觉的时候。慢慢滋生了吧。
沫瑾勾唇笑了笑。收回的目光落在赵言身上:“容我再想想吧。”
“也好。眼下也急不得。待昊王來了。咱们再商议也不迟。”赵言点点头。撇头看了一旁的无笙一眼。
而沫瑾身后的几人听了这短短的几句话。便开始猜测起信中的内容。如今看情形。都明白大抵是有人想带沫瑾离开此时。梁晴不知她们口中的昊王是何人。不过李旭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