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千面狐狸(4 / 4)
住自己的脸,往后翻到在地上。她怎么也没有想到, 自己纵横江湖几十年,一身精妙的功夫,居然被一个不懂武功的少年公子,用一杯水就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宋氏感觉到自己的脸上阵阵发痒,痒的她钻心的难受,
“宝宝!”杜宝茗眼见得那宋氏扑上宝宝,自己却眼睁睁的看着,来不及上前护住宝宝,差点没急得把桌案给掀了。他疾步走至宝宝身边,上下打量着宝宝,连声问道,“有没有哪里受伤?”
“一点也没有受伤。”宝宝笑容如绽开的春花,神气地一昂头,对杜宝茗笑嘻嘻的两手一摊,说道,“想暗算我?没那么容易。我早就防到这一手了。你没有发现吧,我案前放置的那杯茶水,我可一直没有动呢。就等着她扑上来了呢。”
杜宝茗这才放了心。 过了半晌,杜宝茗的神情才渐渐的平静了下来。他拿起惊堂木狠狠一敲,大声叫道,“来人呀,将这个刁妇给我拷上!”立刻上来两个衙役拿着刑具走上堂前,将宋氏给牢牢的拷住。
宝宝脸色平静,心里却一阵窝火。他缓缓走下高台,站在宋氏的面前。他拿脚狠狠的踢了地上的宋氏一脚,沉声说道,“没有三两三,我还不揽这瓷器活呢。想跟我斗,你还得回你那个狐狸洞去多修炼个一百年。”他对蓝吩咐道,“带上手套,把那狐狸的皮给剥下来。”
蓝领命后,带着手套,走至宋氏的面前,将她脸上贴着一层人皮面具给狠狠的撕了下来。见此情景,大堂上的众人实在是有些震骇,“啊……,怎么会是这样的?”
“这……这是怎么回事情?这宋氏究竟是什么人?”刑部尚书华玉惊诧的问道,他那宁静明亮的眼神紧盯着宝宝的脸颊,似乎想瞧清楚宝宝的脸上藏着什么秘密。
宝宝忽然面露郑重之色,看着华玉说道,“华大人,可还记得”千面狐狸”?我们追捕了多年的那个拐卖孩子的人贩子。”
华玉听着这句话后眼睛一亮,讶异道,“难道这个宋氏………就是那个千面狐狸?”
宝宝微微颔首,突然说了一句,“天启二十二年三月,京州丢失的孩子,与她有关。”
华玉一听此话,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死死的盯住宝宝,问道,“你的意思是……?”
“正是她做的!”宝宝看着华玉,肯定的点了点头。
堂上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护国侯杜宝宝与刑部尚书华玉之间在打什么哑谜。除了宝宝和华玉,只有杜宝茗听懂了他们的话语,宝宝的意思是说,“天启二十二年三月,华玉被人迷晕带到北洹。有这千面狐狸一份功劳。”
这“千面狐狸”今年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行走江湖数十年,从来没有失手过。她行走江湖从来不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现世,形象总是千变万化,所以江湖上称之为“千面狐狸”。“前面狐狸”此人,擅长制毒用毒,自身更因为接触过多毒药而致终身不育。但她不仅不忏悔自身的罪孽,反而迁怒到世人身上。四处拐带、掳掠他人子女,用于制药,或者卖与娼家为奴。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的子女被她拐卖,杀害。官府通缉她多年,但却一直没有抓到她。没有想到,此次在刑部大堂,被宝宝识破真面目。
其实为池田山翻案也有其他法子可用。宝宝只是为了不打草惊蛇,救出“千面狐狸”身边拐带的孩子,才制定出这样一个方案。先将孩子带离她的身边,才捕捉“千面狐狸”。若不是顾忌到“千面狐狸”拿孩子为质,根本不需要做什么“滴血认亲”。
“废掉她的武功!挑断她的手筋脚筋,让她再也无法出去害人。”华玉走下高台狠狠的踹了“千面狐狸”一脚。命衙役将“千面狐狸”打入死牢,好好看押,不得有误。
宝宝走到池田山的面前,微微一笑,说道,“恭喜池大人冤案得以昭雪!这些日子以来,你受了不少委屈。……自古以来,邪不压正,总有云开日出之时。”宝宝转过头看着吏部侍郎林贤德说道,“林大人,如今真相大白,池大人确系被人诬告陷害。既然所有罪名俱不成立,那么池大人也应该官复原职才是。林大人,你说对吗?”
林贤德吱吱唔唔的说道,“这个……这个…….侯爷说的是。只是京州府通判一职已…….”
“龚大人!”宝宝打断林贤德的话语,转头对着御史大夫龚霖凡说道,“本侯以为此次对待池大人一案上,吏部某些官员亦有舞弊之嫌,更有不德之行。龚大人应派人彻查才是。”
龚霖凡起身恭敬的应道,“侯爷说的是,下官一定会彻查此事,弹劾舞弊,无德之官员。还池大人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