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二百三十六章 货比货

第二百三十六章 货比货(2 / 3)

两把脸,洗去额角地汗迹。

大山招呼两人吃水果。清凉凉的多汁西瓜,吃进肚里最是舒服。田志祥拿了一块,知道他们要谈正事,先离开了。大山不忘告诉他冰箱里还有,让他自取。吃地方面,他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从不小气计较。

张牧一连吃了两块瓜,重新打水洗净手。

“张昊让我转告你们,建厂的事情,已经和政府相关领导商谈的差不多了。厂房用地批了下来。政府方面答应会配合我们。尽快让厂房落成投产。这次要投资的是大型工厂,每年都要从当地征收大量蚕茧,肯定会拉动当地经济增长,他们很支持。”

即将上马的中外合资企业,是国内服装业首屈一指的龙头企业。与意大利知名纺织厂地合作。双方明确表示,要建造现代化新工厂。

初步计划从国外引进自动缫丝机、无梭织机,完全摒弃现在大多数厂家地落后设备。在生产加工技术上,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印染后整理生产线。

印染后整理技术相对落后。一直是制约中国丝绸业最终端产品发展的最大瓶颈。

目前中国丝绸印染后整理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与意大利等先进国家,而且能加工高档产品的印染后整理生产线,也仅占总生产线的不足百分之十,这严重制约了丝绸最终产品附加值地提高。

DJNO.1做的是国际品牌,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国内目前能满足他们面料质量要求的厂家不多,长此以往,势必要影响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合资工厂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山自然很重视,若不是张昊他们更擅长于政府部门打交道,他就要自己跑一赶苏杭。亲自洽谈投资事宜。

“那两块方巾带来了吗?”

董洁更关心这个问题。

“带来了。”

张牧从随身地手提包里,取出两个独立包装地塑料袋。

他低声道:“我用精确的仪器称过,这两块方巾,大小和重量完全一样,颜色也相同。但是——”

但是。外观上却又有着极明显的差别。

一块僵硬、缺乏光泽。一块却色彩柔美。发出淡淡的光泽,并有着奶油般的质地。两者的差别显而易见。

“差别这么大?”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大山很吃惊。

他翻来覆去的对比。如果单看国内工序加工的方巾,其实质量挺让人满意的。只是与人家地一比较,就让人不由的想泄气。

董洁早有心理准备,也不觉得有多失望。

国外的纺织业,经过上百年的机械化生产,工艺不断改进,早已经把固步自封的国内工艺远远落在身后。

记得从前看过一个电视剧,故事讲地是清朝末年,一位外国商人,拿了一块他们生产地丝绸方巾,向中国人发起挑战。他说:中国虽然从事丝绸产业有上千年的历史,虽然有大量从事丝绸制造地艺人,可是没有人,没有人可以做出比他手里这块方巾更薄的丝绸制品。中国的手工业已经落后了,机械化发展才是主流,是更优秀的!

国内丝绸业的有识之士不服气,他们发动了无数人,走访了许多优秀的老艺人,最后做出一块相同大小、薄如蝉翼的方巾,很自信的回应对方的挑战。两块方巾一起从城楼上松手,任它们自由飘落,国内的方巾以些微差距,先行落地,中国输了。

“哥,像意大利这种工艺,国内一些老艺人也做得出来。”

呃,就是不能进行批量化生产。丝绸是有语言的,懂得丝绸的语言,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一些有祖传手艺、从业近一辈子的老艺人,他们对丝绸的了解,可以达到一个相当深的高度。

他们可以用最原始而简单的生产工具,做出精美到让人赞叹的产品。不夸张的说,单从外观与质量来说,更在最好的机械化工艺生产出的产品之上。

可是,懂得高级丝绸工艺的的老艺人越来越少了,许多传统老工艺面临失传。而国内机械化生产的现状是:缺乏优秀的工艺,没有办法获得那种恰到好处的柔软、光泽和手感。这也是他们建厂的初衷啊。总之,有问题不怕,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毕竟是历史悠久的丝绸大国,从事丝绸织造的民间艺人很多,他们能做出高档的丝绸品种,比如漳缎、塔夫绸、留香缎、风景古香缎等,这都是我们国家独有的,有些工艺都快绝迹了。”

做丝绸制品,自然要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这也是与外商合资办厂争取引进先进工艺流程的谈判中,会派上用场的谈判条件。

历史悠久的丝绸古国,自然有自己的传统优势,外国人也不敢小瞧。双方商定,会派专人,不遗余力与从事丝绸织造的民间老艺人联络,取双方之长,研发更多更好的面料新品种,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原材料方面,赶上国外先进水平,甚至赶超国外先进水平,这是董洁的希望。人有我有,人无我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哥,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