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 第九十九章 上海之行

第九十九章 上海之行(1 / 2)

丁睿回沈阳了。

话说,临别饯行宴,总得做得丰盛些。大山的意思,请他去外边饭店好好吃一顿。

丁睿忽然就想起了年前,大山曾经写给自己的一封信,“等等,差点给忘了。好像有人曾经说过,我来北京以后,要请我吃猴子捞月、青龙卧雪、母子相会啥的,怎么,现在当没这回事啦?告诉你,那可不成啊,小爷要走了,今儿说什么你都得给咱补上!”

董洁意外,“哥,你……”呵呵,想不到哥哥也有调皮的时候呀。

大山摸摸鼻子,呃,怎么想起了这茬?当时不过是一时玩笑话,他真当真了呀?“丁睿,你确定要吃那些?”要放在前两天嘛,照着菜谱给他来上一餐,却也未尝不可,过后大家呵呵一笑,现在?真要给他做这么一顿饯行宴,还不得成了个话柄,被他揪着说上一辈子?

“很麻烦?”

大山摇头,“不麻烦,一点也不!你等着。”算了,示范一下,省得他老念着是块心病。

他下厨房忙活去了。而这边,董洁已经抱着肚子趴在桌子上,闷声笑的肩膀一抽一抽的。

丁睿不解的搔搔头,呃,不会又被捉弄了吧?赶紧去到厨房一瞧,差点气结。

“这、这就是你给我准备的大餐?”

一盘醋,中间端端正正浮着一滴香油;另一个盘子,薄薄铺了一层白糖,上面躺了根绿油油的黄瓜。

“大山?!”

这位倒好脾气,笑呵呵问道:“别的要不要做了?”

丁睿伸手攥住他的手腕。“免了,这大餐您留着自个儿慢慢受用。走走,咱们下馆子去,这顿饭我非好好宰你一顿,要你知道知道,我丁睿也不是好惹地!”

最后是在全聚德大吃了一顿,丁睿临行前,又单点了几只烤鸭带走。“路上吃一只,回去也请爷爷和几个要好的哥们尝尝!”

离别,又见离别。

虽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分别不过寻常事。可是,每一次站台送别,看着列车缓缓驶离,渐行渐远,再要好的朋友。终不免黯然分手,心中总有闷闷的感觉。

说起来,丁睿算是兄妹俩唯一密切的年龄相仿的朋友。忙于做生意的大山,并没有多余的时间。与同学相熟到建立多亲密地感情,董洁自是更不用说。人生得失,最难分说,友情一事上,兄妹俩人算是都交了一张不合格的成绩单。

好在这种失落,很快被忙碌驱除。

学生的寒假已近尾声。这之前,工厂已经重新开工,工人们陆续都回到了工作岗位。刘大同与李益也回来了,习惯了军营生活的几个大男人。每天早上,都会早早起床,开车去效外晨跑,咆哮和狼牙跟在他们身边,一起锻炼身体。

每个星期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大山会随他们一起出门晨练。

跑步是最好的运动。既强健了身体,又能让人有个好心情。回来的路上,顺便买上早点,到家冲个凉,吃完早点。大山去上学,陈群他们留一人在家,另两人去厂里帮忙。

春装的订单开始多了起来。一个冬天下来,厂里又生产了不少新款地春装,于是,在上海再开一家专卖店提上了日程。

有名老话。叫做“吃在广州,穿在上海”。上海比起北京来,要显得时尚,或者说,在这个时候的中国,上海人走在了时尚潮流的最前沿。宁可吃泡饭也要省下钱来买西装和漂亮的衣服穿,也许正因为如此,上海在相当长地一段时间里,充当了服饰流行的风向标。

董洁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上海人,却是道听途说了不少关于上海人精明又小气的传闻。上海人有很强的优越感,听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上海人就跟能闻出自己人味儿似的,最容易抱成个小团体,叽哩呱啦说着只有他们自己听得懂的外语一样的方言,轻轻松松把自己和周围人隔离开来。

据说眼下这时候,上海人的优越感最重,没办法,为了开专卖店,兄妹俩不得不专程跑了一趟上海。陈群与姜红叶随行。

上海哪里最繁华呢?说不上来,最有名的是外滩和南京路。前者是著名景观,后者嘛,南京路上好八连,再后来有个著名地南京路步行街?大体就这么点印象。

于是下了火车,找家旅馆放下行李,几个人直奔南京路。

果然是名不虚传。南京路上,从东到西,商店林立,几百家大大小小的店家,几乎集中了全上海市商业之精华,算是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

几个人边走边看,不觉倒也消磨了不少时间。

“请问,这鞋怎么卖的?多少钱一双?”

大山在临街一处看似个体的小店,看上了一双很精致的女式小皮鞋。心里盘算着,自家小姑娘穿上一定漂亮地紧,于是挑了一双合适董洁穿着的鞋号问道。

店主是一对三十来岁看似夫妻的男女。那女店主听到他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抬头看了看他,“你们是外地人吧?”

大山奇怪道:“大姐怎么知道的?”

女店主表情语气都透着一股疏离,“阿拉上海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