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疯狂的石头(2 / 4)
玉地最佳时节。正好,陈大哥他们也可以陪着咱们走一趟新疆,路上也不需要操心安全问题,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你还给我往后推?”
“眼睛睁这么大,要吃人啊你?”大山点点她脸颊,“你容我想想。”
去新疆,算上一来一回路上耽搁的时间,买玉再加上找车往回送,怎么也不会少于半个月的时间吧?这季节,天气转冷,加上长途跋涉,董洁身体可万万吃不消,嗯,她不能去。真要大手笔买玉石,也不能冒冒然就千里迢迢闯了去。还得在当地有认识的人才好办事,联系货源同买主侃价交流,外地人一时都么办呢?
大山皱眉,想了又想。对了,新疆和田当地有驻军吧?那个,请唐爷爷通过部队打个招呼。或者请陈老爷子出面?呃,他个人比较倾向于后者。唐家的爷爷一定会反对他去新疆吧?这个问题先放放。只要请部队帮忙联系当地熟人,辗转总能找到识玉懂玉并且在当地人面广的采玉人,最多多给中间人些钱,那个买料的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董洁瞧他神色,便知这事算是成了。也不去打扰他,自己拿个苹果“咔嚓咔嚓“啃了起来。
大山站定,投降道:“好吧。今年就今年,不过,我也有个条件。”
董洁跳下椅子。很乖巧的拉他到椅子上坐好,自己偎到他怀里,仰脸笑眯眯道:“有什么条件?哥哥只管说。”
“第一,你不准去,”大山伸食指,抵住她欲抗议地双唇,“小洁,天冷了,路又远。那边情况怎么样,咱们都不知道,又是山又是河,肯定很辛苦。我可不放心你跟着跑前跑后张罗,生病了怎么办?玉石它再值钱,那不过是死物,在哥哥心里,可比不得你地身体更重要。”
董洁皱皱鼻子。随即眉开眼笑,把苹果凑他嘴巴前,巴着他大大咬了一口,“第二呢?”
大山把苹果嚼碎咽下去,方腾出嘴来道:“第二,我带陈大哥和刘大哥去,李益大哥留在家里照顾你。”想想,他们兄妹二人打小不曾分开过,这次乍一分别,心里真是万分不舍。“哥哥不在身边,小洁可不许乱跑,出门一定得有李大哥陪着。嗯,我们走后,小洁可以去车市瞅瞅,咱们不是说好了要买辆车吗?就买小洁喜欢的车型就成,陈大哥他们都会开车,快入冬了,小洁要是去厂里,咱们如果有自己的车,多方便,是不是?”
“还得请唐叔和妈妈过来住几天,小洁是个懒丫头,自己一个人有一顿没一顿连饭都不肯好好吃,哪,你听着,我回来要是发现你瘦了,可不要怪我好生招呼你吃一顿竹笋炒肉丝哦……”
深秋时分,新疆已经冷的很了,好在还没有下雪。
入疆前,几个人都准备了厚厚的棉大衣、高腿棉靴。当初大山还想,要不要这么夸张啊?现在换上全副武装,不得不赞叹董洁的先见之明。
唐老爷子在部队中地人面就是广,远至这新疆和田驻军,也能托上人。虽然不赞同大山扔下学业,远赴新疆买什么玉石,却也尽其所能托了这边部队上的人照顾他们。
一位姓冯的政委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部队的招待所里已经为远来的客人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饭菜。吃过饭,略做休息,大山他们见到了特地赶来、充当他们领路人的维族老乡居来提?尼牙孜。
冯政委介绍说:“这位老乡是我们经当地人介绍寻访来地,他对玉龙喀什河一带的采玉人的情况了解地比较清楚,你们想买什么样的玉石,尽管跟他讲。”
居来提是个高鼻深目皮肤黝黑的中年人,因为不止一次充当过港澳游人的买玉中间人,他会说汉语,虽然不是很流利,沟通起来却不成问题。
他祖辈做玉商出身。因为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受极左思想影响,玩玉、收藏玉被看成是小资产阶级情调来批判,那个时候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民间收藏玉、玩玉很可能成为被批判的把柄,到了他这辈,也就改了行。不过,祖传识玉辨玉的本事却传了下来。这几年,政策不像头些年那么严了,偶尔也能见到操着蹩脚的普通话的港澳同胞过来买玉,居来提也会充当中间人赚些钱贴补家用。
“你们来地正是时候,每年十月底洪水发完以后,玉龙喀什河两边的老乡就会去河床上拣玉,拣完就交给收购站了。想买玉,去收购站也行,库房里堆的好多,卖的也便宜。或者去老乡家里也行,现在正是拣玉时节,一般情况下,比较大一些好一些的玉,大伙也会留在手里。”
“大叔,”大山很诚恳道:“说实话。我们都不懂玉,来时只恶补了一点书本上的知识。咱们想买好玉,最好是羊脂玉,大叔常年和玉石打交道,希望在这方面多多指点我们。”
居来提随身带一根长长的烟袋锅,他点了一袋烟。拇指朝里拢了拢烟丝,伸长手臂,狠狠吧嗒了两口烟,开口道:“好说。这些年,玉石也不值钱。大伙日子难过,每年去河床上拣玉,不过是祖辈传下来的老习惯,除了上交给收购站。自己家里也有点存货,都是好东西,如果这位小兄弟出得起价。诚心想买,咱们就瞧瞧去。”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远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