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毛遂自荐(2 / 2)
,明窗斋便是占了北岸最好的位置。”
事实上,不用她指着,华灼也能看清楚西街的情景,西街的地形太独特了,它并不是直的,而是呈几字形,整个西街,都是依托着九里溪在这里的一个水湾而建成,九里溪自西而来,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儿,转向南,流过一段后,又转向北,最后依旧东流。几字形内侧,便是北岸,而外侧,便是南岸,南岸占地大,筑有码头,因此形成一个繁华的集市,称为街,实是坊,西街的全称,其实是西街坊市。
北岸占地小,却是三面环水,水上飞架一桥,直通南岸,沟通便利之余,也方便了人们往来,不知是谁在北岸上种了不少花草树木,最多的却是桃树与竹子,约占了几字形内侧三分之二的面积,景色优美秀丽,只有少数几家铺子的招幌在桃林竹海中飘荡,离得远,看不清幌子上的字,但十三娘却是了然于胸,指着最
东边的那个幌子道:“那里,便是明窗斋了,西边那个是竹隐书斋,紧邻着书斋的是千芳林,中间那露着飞檐屋角的地方,是咱们九里溪的归溪书院,山长是位告老还乡的官儿,姓郑,每年都有人来拜访他,只可惜归溪书院名声不显,入读
的士子不多。过了归溪书院,是一间道观,只有一个道士和一个小道童,观门长年关闭,听说除了那山长之外,谁去那道士都不开门。那里……看到最后一个幌子吗,那是家香店,道士虽然不开观门,可是道观外却有一株千年桃树,据说已成了精,求功名最是灵验,每年都有士子或其家人去香店买香供奉那株桃树。”
华灼听她前面讲的,还有几分书香墨味,但到后面,竟是荒诞了,不由得失声一笑。
“小 姐,已经到了饭点儿,反正明窗斋也不远了,不如咱们先寻间清静点的食铺,用了午膳再过去。”七巧提议道,她伺候华灼日久,一见华灼驻足,立时便能体会到小 姐的心思。
华灼笑了笑,目光微微一转,道:“只怕要耽误十三娘的事了。”
十三娘垂首道:“不妨事,一切以小 姐为重。”
华灼倒是有心再去看看那株传说中的千年桃树,思量着要耽误上不少时间,总不能饿着肚子去看桃树吧,当下便让十三娘领路,寻了间干净的馆子,坐了进去。
伙计很是机灵,一见是女客,赶紧引着进了雅室,华灼便让七巧打赏了他几个铜钱,直把伙计喜欢得眉开眼笑,越发殷勤起来。
“上壶好茶,可别用茶叶沫子嘘弄人,再将你这里的招牌菜来一份,剩下的你看着配,咱们三人,有两个冷碟两个热碟加一个汤也就够了,素菜为主,要紧的是干净、新鲜。”十三娘征询过华灼的口味之后,便利索地点了菜。
“好喽,三位请稍候……”
不大一会儿,菜便上齐了。华灼没动,十三娘便也没动,七巧举筷每一样都尝了尝,才道:“小 姐,这菜还算得新鲜,汤不十分好,莫要吃了。”
华灼这才提箸,慢条斯理地吃着七巧说新鲜的几样菜,十三娘面色微带几分忐忑,道:“小 姐,要不要换个汤来?”
“不必了,出门在外,哪里比得家里头,将就一些便是。”华灼将口中食咽下,又以茶水清了清口,这才回了一句,然后低头继续慢吞吞地吃着,却是不再言语了。
十三娘怔怔地望着她,忽地想到,这便是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了,自己在家时,爹爹也曾教过的,只是这几年她竟渐渐忘了。她又尝了一口汤,只觉得鲜美之极,半点吃不出不对的味儿来,心中又是百般滋味。
大户人家,不说小 姐,就连丫环一口也能尝出这汤的不好来,可见平日吃的是怎样的精致,而她却只觉得汤味鲜美,竟是从未尝过的美味。
这便是差距吗?眼前的少女,何其好命,生在大富大贵之家,锦衣玉食地养着,而自己……云泥之别,又是何其不甘啊!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