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经典英雄救美事件(一)(3 / 4)
,脸色就黯了下来,问道,“哥,妈妈会生咱们的气吗?”
大禹摇头,哄劝妹妹,“不会,妈妈如果生气,就不会给咱们准备这么多东西了。”
幸儿想想也有道理,就重新笑了起来,用马鞭指了前方一座小山头儿笑道,“大哥,咱们比比看,谁先到那山下啊?”
说完却不等哥哥答应,就打马先跑了,大禹无奈摇头,抬手抽了两下马屁股,也跟了上去。
中午十分,主仆四人跑了大半个时辰,早晨又没有心思多吃饭,所以,肚子就早早饿了,大禹问了一位赶车拉柴的老汉,又行了一刻钟,到达了一座有一二百户人家的小镇,路旁的牌坊上写了“黑石镇”三个大字,幸儿停下马来,四处望望不见什么黑石,就撅嘴道,“哥哥,这镇子叫黑石镇,为何看不到哪里有黑石?”
大禹失笑,“也许是以前有过,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搬走了,名字大多都是以前遗留下来的。”
“哦,”幸儿应了一声,“咱们找个地方垫垫肚子吧。”
大禹下了马,顺手又牵过了妹妹的马缰绳,然后往镇里走去,小镇路两旁,有两家酒肆,一家茶楼,三四家布庄和杂货店,不算繁华,可也不冷清,时常有农人在店里进出,偶尔也有穿着绸缎的人在闲逛。
大禹和幸儿一路走一路闲看,路人和店铺里的掌柜小伙计也在打量他们,大禹今日穿了件竹青的棉布长衫,纯银镂刻的发箍,松花绿的腰带,腰侧坠了块空心玉佩,一只灯草仙鹤的荷包,背后一只纯黑色的古怪背包。幸儿为了骑马方便,穿的则是一套经过木艾改良的猎装,青葱色、盖到膝上三寸的长衣,领口袖口都掐了银色的牙边,一条银色绣云纹的宽腰带系在腰间,下边则是贴合腿形的绫子长裤,裤脚塞在长及膝下的翡翠色布靴里,背后也是一只裹了秋香色棉布的鹿皮双肩背包。
两兄妹都是相貌出众的,多年来锦衣玉食,读书习武,气质自然也远非普通人可比,于是倒让所有注目之人心下暗赞,难免又多看了两眼。
幸儿站在街中央,扭头看看分列两侧的两家酒肆,最后选了左侧那家看似比较干净的,拉着哥哥走了进去。
店小二连忙笑嘻嘻把他们迎到靠窗的座位上,笑道,“二位公子小姐,小店菜色美味,绝对物美价廉,您二位可要尝尝看?”
大禹接过菜单看了两眼,不过是些炒菘菜,拌菠菜,炖土鸡之类,于是随便点了四个清淡的菜色,要了四碗米饭。
那小二跑去后厨报了菜名,又端了一壶茶水上来,彩云低头嗅了嗅,微微皱了眉,笑道,“公子,不如要壶开水,换成家里带来的茶叶吧。”
大禹摆手,“出门在外,不必计较那么多。”
彩云只得坐下,给每人倒了一碗略有些浑浊的茶水凉着。
幸儿跑马跑的口渴,一等茶水不冒热气,就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大口,随即却苦了脸,抱怨道,“这茶怎么这么涩啊?”
大禹低头尝了一口,眉毛动了动,又喝了一口才说道,“这种小酒肆的茶叶自然没有家里的好,将就着解解渴吧。”
幸儿舔舔干涩的嘴唇,盯着茶碗,却还是死活不肯再喝。追月解开身后的青色棉布背包,拿出一个苹果递了过去,幸儿立刻眉开眼笑,“追月,你真是太好了。”
追月和彩云对视一眼,笑道,“就知道小姐出门定是不习惯,我们俩多准备了一些用的上的,但是都不多,这苹果也只带了两个。”
大禹一听只有两个苹果,就推开了彩云递过去的那个,笑道,“我喝这茶挺好,收起来吧。”
幸儿难得脸红,低声说道,“哥哥,如果不带我出来,一定会省许多麻烦。”
大禹笑着敲了她一个爆栗子,“你是我妹妹,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正说着店小二端着方盘就走了过来,彩云追月起身接了下来,一盘盘放到桌上,幸儿想起刚才茶叶的苦涩,就觉这菜定然也不会美味,于是把苹果吃了就不肯吃饭了。
大禹无法,只得把她那晚米饭也勉强吃了进去。
四人付了三钱银子的账,小歇片刻就上马赶路了,又前行了两个多时辰,终于在天色完全黑下来时,赶到了清平县。
小县城里自然没有蓉城繁华,但是却比黑石镇要强得多,起码他们四人落脚的福全客栈,天字号房很干净,茶水也能入口,菜色也让幸儿吃饱了。
四人赶了一日的路,都有些疲惫,吃了饭洗了澡就各自睡下,彩云和追月牢牢记得夫人的叮嘱,让店小二多送了一床被褥,就睡在了幸儿的床边,幸儿舍不得,劝了好半晌,才拉着她们一起睡在床上,三人最大的才十二岁,身量又都小,大床也够宽绰,倒也不挤。
幸儿除了妈妈和出嫁的小姨,还是第一次与别人同床,欢喜新奇的叽叽喳喳说笑着,直到戌时末才睡去。
第二日,彩云在客栈留守,大禹带着幸儿和追月在县里逛了起来。清平县是农桑大县,前些日子的大水淹了农田,庄稼受损严重,对山上的桑树影响却不大,加上各个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