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生财大计(3 / 4)
半个时辰,欧阳就提出了告辞,婉拒了苗三娘留饭的好意,然后坐车出了院门。
苗三娘挽了夫君的胳膊,笑道,“这欧阳兄弟可是找了个好妻子。”
薛老板点头赞道,“端庄大方,得体圆融,最难得的是没有半点儿傲气,对欧阳兄弟很是尊重,是桩好姻缘,让人称羡啊。”
“羡慕?”苗三娘挑了眉头,在夫君胳膊上拧了一下,“怎么你羡慕人家了,难道我不温柔,不端庄大方?”
薛老板立刻赔着笑脸,哄劝道,“我媳妇可是天下最好的女子,半点儿不比那仙夫人差。”
“这还差不多。”苗三娘满意了,喜滋滋带着丫鬟去摆弄那些新奇的水果,留下薛老板一个人哀叹,那仙夫人不会也如自己媳妇一般,表面贤良,背地里母老虎一只吧?
左右出一趟门,木艾就想着去任白衣买下的那几家铺子看看,但是路上行人渐多,马车没有来时行路那般容易,五湖和四海两个跳下车辕扯着缰绳开路。
欧阳就进了马车,陪着木艾母子说话,足足耗了一个时辰,才总算四家铺子都看到了,木艾把周边环境记在心里,偶尔又和欧阳大禹商量两句,然后修改了昨晚拟好的方案。
等回了桂花巷,一家三口换了家常衣裳之后,就请了金老爷子、任白衣、忠叔、崔鹏等人聚在大厅,为以后谷里的生财大计商议起来。
任白衣总共兑了四家铺子,其中两家挨近短工市,算是城中比较杂乱的地域,每日都有将近千人在此守候,等待哪个大户人家来雇佣他们做些力气活儿,也有那泥水匠和木匠等手艺人掺杂在其中。
第三家位于正街,离着蓉城府衙不过几十丈远,四周虽然不繁华,但是出入都是有些身份之人。最后一家则正好就在酒楼饭馆林立的兴和街尾,三间门面外加一进小院子,有些偏僻,但是很清静。
任白衣听木艾一一道明铺子周遭的环境,脸色有些尴尬,他虽然平时被谷里兄弟当做军师看待,但那都是些江湖之事,真正做了买卖之后,他才发现他根本就是低估这银钱之道,四家铺子他只觉得兑价便宜,接手过来之后,却发现每日几乎没有生意,门可罗雀。
这又是谷里的大事,容不得敷衍和怠慢,所以才无奈出言求助与木艾。
木艾看出他神色不安,连忙说道,“这四家铺子的位置都是极好的,难为任先生能以这般便宜的价格兑下来,先前生意不好,是因为经营方向不对,在酒楼林立之处怎能卖杂货,在正街上卖绸缎,生意如果好了才是怪事。我们只要改做与周边环境相符的生意,保证一切都会好起来。”
任白衣听了这话,立刻直起了腰,描金扇子也摇了起来,刚要自夸吹嘘几句,却被欧阳一个冷眼扫过,出口的话就变成了,“夫人英明,有了夫人指点迷津,就是位置再不好的铺子,也一定会生意兴隆。”
众人被他那副的谄媚样子逗的笑了起来,金老爷子道,“难得任小子这般谦逊,夫人还是多指教他几句吧。”
木艾轻笑,拿了笔在图纸上圈了城东城西两家短工市附近的铺子说道,“这两处挨近短工市,我粗略看了一下,人流量大约都有两千左右。这些短工,每日早晚在家中吃饭,中午一般都是带些干饼或者馒头,就着凉水对付一顿了事。如果我们开上一家食肆,夏天时蔬菜便宜,就做上几个炒菜,蒸几锅两合面儿馒头,两个馒头加上几勺菜,成本控制在五文钱左右,卖价十文,这样每日工钱都能赚到一百文左右的雇工们不会太过心疼,又能吃到热饭菜,铺子生意一定会不错。到了冬日,菜蔬贵了,就买些骨头熬汤,多放些菘菜豆腐进去,成本也不会超过五文。”
崔鹏心思粗,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夫人,这生意才五文钱的利,是不是太少了?”
木艾微微一笑,没有答言,只拿眼瞟了一眼大禹,大禹会意,笑道,“崔叔,所谓滴水穿石,聚沙成塔。那短工市里每日有两千人来去,如果其中有一千人每日到咱们食肆里用饭,每人赚五文,一日就是五两银,一月就是一百五十两,一年下来就是一千八百两银,东西两家,就是三千六百两银,这利已经不薄了,而且每日只忙中午那一个时辰,馒头和菜蔬都可以提前准备好,占不了多少人手。”
众人齐齐点头,忠叔出言附和道,“短工市人多口杂,又是经常与大户人家打交道的,到时候打探个消息,岂不是便利?”
金老爷子笑道,“如此说来,倒真是个好买卖,经营好了,也许薛家茶馆的生意都要被咱们抢来一半啊。”
众人欢喜找了个稳赚不赔,又兼顾打探消息的生意,都放下了心,纷纷说笑起来。
任白衣却还惦记另外两家铺子,连忙问道,“夫人,另两家铺子有何打算?”
欧阳正抬手给木艾倒茶,心疼她在外颠簸了一上午,回来还要继续为谷里的生计劳心,此时一听任白衣催促,直接一个眼刀甩过去,任白衣立刻低了头,用胳膊拐了崔鹏,“下次该轮到你们开口问了,否则首领的眼刀能把我活剥了。”
崔鹏却憨憨笑着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