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降(3 / 5)
宋军西上,牺牲会很重,打仗总得要死人的,可后面还有西夏,西夏过后,说不定还有辽国,不能因为取吐蕃而牺牲太多的将士,财力也不准许。
并且一旦阿里骨据险而守,形成僵持局面,慢慢地声势就振了过来,倒向他的各部就会渐渐增加,甚至连廓州那边也会倒向阿里骨,这一战就不大好打了。
不过到了去年年底,王回返回京城述职时,眼下的大约作战方案基本已经有了构思。
作战方案是作战方案,但都在变化着的,特别这场战役,从银州到湟州,整个西北连陲都成了若大的战场,因此这个作战方案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比如兵进廓州前,万一阿里骨支援廓州呢?那又是另外一种打法了。
不过阿里骨困窘到了极点,无兵可用,那会支援?但阿里骨仍盘于青唐城宗哥城,还是不大好打。直到王巨出兵前夕,才有了一个准确的作战计划。
为了避嫌,王巨也用密报形式,禀报给了朝廷。虽然我总掌陕西六路所有官兵,可是每一次军事行动,都提前向朝廷通报的,这样陕西六路的兵力分布,大军行动,朝掌基本了如指掌,也就减少了一些人的猜疑之心。
但为了保密,只有赵顼与几个宰相知道,并且赵顼严令,不得泄露给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子妻子门客。
这个计划其实就是鱼铒战术,用平西堡为铒,但为了增加这个铒的份量,王巨也去了平西堡。
而且过去了这么多天,大伙都很担心。
不仅为王巨担心,也为前线担心。
王巨说是鱼铒战术,但这个鱼铒真让阿里骨与仁多保忠咬下去,王巨一世英名也就毁于一旦了,并且整个伐夏伐蕃也正式宣布失败!
当然,若是成功了,则会以很小的代价拿下阿里骨,还外带着仁多保忠这几万夏兵。
韩缜答道:“陛下,积石军的兵力已经接近通津堡,如没有意外,现在估计快到达了达南城,种谊也带着部分兵力逼迫临松堡,这两路兵马基本能在三天内抵达平西堡。”
“朕问的是王文郁的大军!”赵顼打断了韩缜的话,这两支军队,早就安排好了,实际他们还能以更快速度到达平西堡,之所以没有到达,是有意给王文郁时间,否则几万宋军陆续到达,阿里骨又拿不下平西堡,后方王文郁的宋军又来袭击,阿里骨必然只能会撤兵,一旦阿里骨撤兵,王文郁如何能拿下猫牛城!最最关健的一步安排全白废了。
关于这一条,王巨已经在一个多月前的奏章上写过,何须再说!
甚至银州那边暂时都不是太重要,重要的就是王文郁这支宋军,以及猫牛城。
“陛下,王文郁已经派姚雄与苗履前去攻打猫牛城,但暂时还没有消息传来。”
君臣正说着话,外面小黄门匆匆进来,说道:“枢密送来捷报,我军已经拿下猫牛城。”
“捷报送上,”赵顼欣喜地说。
王巨都在奏报里写得那么清楚了,赵顼对军事再不懂,也知道拿下猫牛城的意义。
奏报是姚雄写的,武将嘛,几乎是大白话了(且看王厚的奏报:臣近得弟端书,近往湟州措置招纳,称宗哥城首领结毡将文字遣亲弟结菊来归顺,候大军到,开城门迎降,及乞心白旗。又廓州蕃僧欲候大军到献酒……几乎与白话文差不多了,它还是经过加工的),王文郁为了让朝廷尽快得到消息,也没有让幕僚加工,便直接用快骑送向京城。
赵顼迅速将奏报看完,说了一句:“王卿无忧矣。”
猫牛城失守,阿里骨整个后方畅开大门,王文郁要怎么捅就怎么捅,阿里骨必然只好回军了。实际就是撤军回去,也会迅速迎来灭亡的命运。最少王巨能够平安了。
但赵顼想错了。
阿里骨早就得到猫牛城失守的消息,他讶然许久,道:“这么快?”
可这时王光祖与郭景修也开始分兵,王光祖亲自率领着一万兵马顺着乳酪河北上,与胜铎谷的吐蕃大军隔河相望。苏南党征的主力军队又被郭景修拖在了渴驴岭。
阿里骨逼得没有办法,还要瞒着仁多保忠,于是以调运粮草的名义,分出五千兵马撤向后方,但这时阿里骨发生了一个致命的判断错误,他以为王文郁会用兵宗哥城。
事实原来计划中,王巨是让王文郁出兵宗哥城的,但王巨也补充了一句,如果阿里骨后方兵力确实很空虚,也可以用兵青唐城。于是王文郁选择了青唐城……等到阿里骨接到王文郁军马出动方向时,他所调向后方的兵力已经渡过湟水,并且要命的还有一天多时间差,也就是阿里骨让三军转向时,宋军早就到了青唐城下,说不定已拿下青唐城。
看着五千兵马远去,阿里骨忽然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下令余下三军加强攻城力度,畏敌者斩!
其实就是说给仁多保忠听的,实际阿里骨真误会了仁多保忠,按照梁乙逋的命令,这一战仁多保忠带着三军兵马是捞便宜为主,作战为辅,但仁多保忠想报父仇,从开始,就暗中主动配合着阿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