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暗黑大宋 > 第771章软

第771章软(2 / 3)

人为虎作伥过。

因此他们同样送入开封府大牢。

然而这些案子并没有了结,大庆殿一幕只是听证的过程,并没有验实,只有验实,朝廷才能判决。

朝廷先将这些人送入开封府大牢,然后由御史台、开封府与大理寺三方审查这些案件。

大理寺还好一点,开封府也还好一点,王存是一个宽厚的长者。问题是御史台,御史台的大佬是谁?黄履,他与蔡确是好朋友,同样是新党,这一连大家都懂的。

作为黄履,对洛阳这群老家伙会产生什么看法?

然而朝廷仅是让他们各回各的老家,黄履略有些不满。那么只好拿这些乡绅们撒气了。

实际也未做什么,只是在开封府衙附近找了一些空地,让官兵搭建了一些民棚,然后从仓储里拿出一些物资与粮帛,不能再呆在朵殿里了,因此先行让他们安顿下来后,等取证结束,再将他们遣送回去。

好了,这些乡绅们平时究竟做了什么,问这些百姓去吧。那么这些君子的真面目也就揭露出来了。

其实没有这些百姓,那天的许多真相也会被传出,那么多官员,能不说吗?

如果不是赵顼阻拦,王巨那天还准备放在宣德门外,让所有老百姓见识一下这些乡绅的所做所为。

面对这现实,百姓都不说话了。

其实大伙都知道高利贷的存在,就象京城,仅是在京城高利贷产业很可能超过了五百万贯。

如果不是这么严重,王安石的青苗法,都无法落实了。即便后来青苗法推广后,弊病很多,但正是这些庞大又黑心的高利贷,尽管许多人反对,青苗法仍一直执行着。

也就是这个弊病很多的青苗法,是高利贷给它生存的土壤!

其实也很正常,后来的天朝,还不是有着大量的民间高利贷,只是因为有银行调节,这些高利贷可能利息也会很高,但不会出现象宋朝这样天文般的利息。除非黑涩会了……

天朝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况且是宋朝?

这是一个现实,但另一个现实,即便在宋朝,高利贷也不会得到主流的认可。

尽管有一些士大夫都参与到高利贷,但不会说,高利贷就是对的。

现在真相出来了,银行打击的就是高利贷,难道错了吗?富弼带着这些乡绅请愿,所谓的乡绅几乎全是高利贷商人。

百姓还能说什么?

实际知道真相后,有的百姓已经将富弼认为是一个贪婪的奸臣。

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些杂音,可不足为患了。

倒是彼岸,再次吸引了京城百姓的关注,于是这几天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声:

那群海商居然捐助了这么多钱哪。

那边村镇是选举制度啊,我们大宋如果能选举里正耆长就好了。

这还不稀奇啊,你有没有听过那个干部守则。

什么干部守则。

于是有人将那二十条干部守则说了出来,立即引起无数平民百姓艳羡。

又有人说,难怪那些人到了那边不想回来了,而且还很快寄钱给亲戚,劝亲戚们也过去。

是啊,是啊,这些人都是真正穷人唉。

不过又有人问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彼岸如此,难道我们大宋的这些士大夫还不及一群海商?

但有聪明人也答了出来,人家那边人少地广,所以容易解决,我们大宋有多少百姓哪?

不过这个银行司也不错唉,利息只有一分,不知道我能不能贷上一些钱帛(某个做小生意但缺少本钱的人说的)。

能贷到的,就是你穷啊,恐怕贷不到多少钱帛。

能贷多少就是多少,反正还不起,到时候我替朝廷做短役去。

又有人说安焘,真将安焘送到丽州?

可不是,这回太保真怒了,实际彼岸的百姓生活也不容易,这个安焘太不识相了。

安焘过去后,那些海商会不会真让安焘与那些吃人的野人谈判哪?

天知道,也许会吧。

安焘这回惨了,这哪里是谈判,而是那些土著的食物啊。

韩韫将情况说完,道:“时机应当有了。”

银行司如果执行成功,当真不好?富弼也知道会对宋朝有利。

但执行不成功呢,首先能看到的,现在银行司放贷,普通百姓不会借几个钱的,而且银行司也担心百姓还不起,对于赤贫百姓借贷做了严格的限制,不超过五贯钱或相当于五贯钱的银粮帛,还不起也没有关系,用短役替代之,现在宋朝的日工钱一般平均下来在一百文左右,不过役钱嘛,一般平均下来只有五十文了,但就是五十文,一百天短役也就还了。

然而有了这五贯钱或五贯钱的粮食,一家人到关健时候就能救命了。或者借高利贷,那能还得起嘛,最低利息是六分,高达三十分,这还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利滚利,不是年滚,是月滚日滚,所以曹小理借了六十五贯钱,两个来月后,滚成了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