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九章克星(4 / 4)
究竟它归属谁,连王安石都没有想好呢。
张载道:“王巨,你这个性子太暴躁了。”
有人说二程“剽窃”了张载与周敦熙的思想,这是不对的,张载同样也“剽窃”了二程的思想。毕竟这是一个严重缺少沟通交流传播的媒介,只好在难得的会面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剽窃”。
张载性格又温和,尽管他与程颢隐隐产生不和,也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
“恩师,你真以为仁能将一切感化?那么儒家推广到现在,为什么这世间还产生了如此多的不公?我不说夷人胡人了,只说士大夫,个个是读着夫子说长大的,又以它换取功名富贵,然而有几个士大夫做到了这个仁?”
“你这思想更激进了。”
“恩师,不是我激进,而是实际,仁当然重要,有时候也需要一些手段,恩威并用,才是真正的王道。光仁了,没有义节之。光恩了,没有威震慑,那不是夫子的仁,而是墨家的仁,孟子再三唾骂的伪仁。恩师,你再想一想。”
王巨一直反对张载混朝堂,干嘛呢,不如回横渠著书去吧,反正有自己在,恩师不会有衣食困难……
但张载还不头痛,头痛的是张载的弟弟张戬,他正在御史台担任御史,现在闹了这桩事,于是彻底成了夹心饼干。
然而有一个人想法与其他人不一样。
大朝会开始。
这将是一次重要的朝会,王巨走了,青苗法落实了,并且不是小苏看到的青苗法……
但知道真相的人不多。
王巨来到待漏院,有很多官员,他认识的人并不多,找了位子坐下。
不过有许多人看着他,毕竟到了他这一级别岁数又是如此之小的京官实在不多了。
范纯仁走了过来,别人多少还怕王巨的大茶壶,范纯仁自认为自己“坦荡荡”,不会害怕的。然而就是这样的“君子之官”,才是王安石最头痛的,王巨同样也头痛。
天光还未亮,大家都在待太监进领入殿,许多人在聊天,而且聊天内容不象外面百姓想的那样,更不乏种种八卦,甚至有些“不健康”的内容。
然而看到范纯仁走了过来,王巨周边的大臣一起停止了谈话。
范纯仁问:“你就是王巨王子安?”
“见过范公,下官正是。”
“我问你,为何置军器监?”
“器甲败坏,不得不置。”
实际有的官员便听到真相了,王巨权军器监是正常的人事调动,还是一次处罚,大家不大好判断,但这个军器监却是王巨提议的。
可这个不是范纯仁担心的地方,他又问道:“子安,你欲要强军?”
“正是,”王巨坦然道。
“开边?”
“眼下非是开边之时。”
“未来开边?”
“未来之事,谁能确实,再说,我也非有圣相李沆与名将曹玮之能,如何预测?”王巨狡黠地说。范纯仁未必是给自己下套的,但若答得不好,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套!
“王子安,你在武将中颇有声名,虽无开边之意,然你劝陛下置军器监强军,恐有武将错会其意,必使边境动乱不休,危害国家,这是我担心的地方,请子安给我释疑。”
君子大臣嘛,看,说话多客气。
然而这样的人,未必是王安石的克星,但恰恰就是王巨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