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温老夫人的结局(下)(4 / 7)
是凄惨无比的,百姓不会管她是不是已经年过半百,是不是荣国公府的老夫人,他们会将她捆绑起来挂在囚车里游街,或者是让她骑木驴……就算揭发的时候老夫人已经去世了,那些人还是会像三小姐说的那样,将她挖出来鞭尸,更加不会让她进温家的祖坟,因为她玷污了荣国公府的百年清誉。
可是……如果她说了出来,老夫人的下场又能好到哪里去?就算国公爷碍于孝道不能对老夫人做出什么事来,但是有时候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生不如死啊!老夫人现在都这把年纪了,她哪里还能经受得住这样的变故?
韩嬷嬷心里异常的纠结痛苦,想到老夫人这一辈子做过的事不禁老泪纵横,瘫坐在地上悲戚不已,“三小姐,老奴可以告诉您所有的事情,但是请您看在老夫人是您亲祖母的份上,劝国公爷不要……”韩嬷嬷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了。
其实这一天她早就想到了,人在做天在看,人做过的事不管再怎么掩饰总有一天还是会被揭露出来,暴露在众人面前的,更何况老夫人年轻的时候做的事情在荆州闹得还是挺大的,只要有心人用心去调查一番,想要查出来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就算崔家的人已经想尽办法掩盖了,但是痕迹总是还在的,如果不是的话当年国公爷又怎么会……
莲心面上一松,柔声道:“嬷嬷放心,爹是什么样的人你是知道的,他不会对祖母怎么样的。”
韩嬷嬷心一痛,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她闭了闭眼,告诉自己这都是为了老夫人好,老夫人错了一辈子,现在是时候改过来了,趁着她还有时间,她应该为自己曾经做错过的事弥补,求得上天的原谅,这样百年之后才会有一个好的来世。
莲心也不催促韩嬷嬷,让她趴在地上埋头发泄着,渐渐冷静下来之后才轻声让她将事情的真相说出来。
韩嬷嬷面色死灰,完全放弃了挣扎,莲心问什么她就答什么,将她知道的事都说了出来。
莲心虽然早就已经知道了,只是听到韩嬷嬷这个知情人再次说出来,那种复杂的感受依然在,而她也终于明白祖母为什么会对崔姨娘那样好了。
井底里的婴孩的确就是老夫人生下来的,那年崔世流又到了京都,虽然不愿意再住在荣国公府里,住到了客栈,但是老夫人还是冒着天大的危险常常到客栈里和崔世流私会,又再次珠胎暗结,怀上了孽种。
只是这一次没有上一次那么走运了,因为那个时候国公爷不知道是不是有所怀疑了,对老夫人已经冷淡了许多,加上那段日子国公爷新纳了一名侍妾正是宠爱的时候,已经基本不进老夫人的房了。国公爷不进她的房,那她的孩子又怎么解释呢?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国公爷她给他戴了绿帽子吗?
老夫人没办法就找了个借口想到了温家的一处别院说是要养身子,那个时候正是冬天,穿的衣服又多又厚,老夫人怀孕了六七个月竟然没有人看出来,而她也非常的小心,明明已经怀孕了却还装作没有的样子,而且每个月都会让下面的丫鬟准备月事带又让她们洗染了血的亵裤,这样一来就没有人会怀疑了。只是她来不及去别院就早产了,生下的女儿如同第一孩子一样是个有缺陷的孩子,而且看起来已经奄奄一息了。
老夫人知道这个孩子是活不成的了,迟早都是死,迟死不如早死,早死还能少受点罪,所以就亲自用枕头捂死了那个有缺陷的孩子,还把孩子的尸体偷偷的藏了起来,用这个孩子的尸体诬陷了国公爷受宠的那个侍妾,害得那个侍妾被赶出了府里,路上遇到了劫匪就被杀了。
而那个井底下的一年轻一老的尸骨是两个奴婢,年轻的那个就是被老夫人收买了陷害侍妾的丫鬟,她原本是那个侍妾身边的贴身婢女,所以出了事国公爷才相信了那个侍妾背着他和别的男人来往,还产下了一个怪物。国公爷怒不可歇,几次想杀了那个侍妾都被老夫人劝了住了,国公爷还因此而对祖母刮目相看,觉得她是个大度宽容的人,还后悔自己先前怀疑了她,这件事之后就从新相信老夫人了。
至于另外一个年老的人是老夫人身边的一个嬷嬷,因为她总是在规劝祖母,让她不要一错再错,这次甚至流露出想要告诉国公爷真相的意思,所以老夫人就先下手为强杀了这个嬷嬷。出事之后那个院子就被国公爷封了起来,说以后没有他的允许谁也不准再到这个院子,这正好给了老夫人一个机会。老夫人将嬷嬷的尸体还有那个婢女的尸体连着那个婴儿一起丢进了井里,毁尸灭迹,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没有人发现这件事。
这件事之后老夫人夜里睡觉一只不安稳,总是梦见一个乖孩子在追着她,质问她为什么,老夫人经常被吓醒,吃了药都不管事。后来有人就提议说让老夫人去找个法师看看,老夫人觉得有道理就去了,那个老道就告诉老夫人说是因为她的孩子怨气太重了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事情出现。
老道长说他可以想办法将孩子送去投胎但是建议老夫人从家族里挑选一个合适的女孩子带到身边抚养,这个孩子的生辰八字必须和她生的这个孩子一样,这样子就能消除怨气了。老夫人将信将疑的在崔氏的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