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 / 2)
春明过去时, 钱章煦正立在廊下,似乎知道有人会来,特意等在了那。
春明把手里的一筐子炭放在了他跟前, 搭话道:“郡主说, 怕钱公子冷, 备了一些炭火。”
钱章煦道:“多谢。”
这大冬天, 春明见他身上也没披件大氅,身上还是白日那身青色长袍, 立在风雪旁,身姿如松,没有半丝佝偻之态,压根儿就不怕冷。
上回郡主去扬州时, 把她留在了府上挡老夫人的眼线,并不知道郡主在扬州发生了什么。事后听回来的婢女和侍卫说起, 几人被山匪掳到了寨子里,便是那位山匪少主解救的他们。
说起那位山匪少主的样貌, 各人描述不一,有人说他戴着面具是因为脸上被人砍了一刀,毁了容,不便见人。有人说他长得英俊,戴面具是因为他土匪的身份, 怕被旁人认出来。
后来定国公府的事情暴露,得知那山匪少主便是裴家世子, 乃郡主真正的未婚夫时, 几人都后悔没有偷偷揭开他的面具,看看到底长什么样。
可人已经死了,长成什么样都没了任何意义。
谁也没想到人还活着。
今日春明还是头一回见郡主失态, 得知他便是裴家世子时,不免也多看了一眼,确实比之前的小公爷顺眼许多,更英俊更高大。
春明把炭火送到,正欲转身,便听钱公子与她道:“劳烦告诉郡主一声,往后钱某在京城安家,不回扬州了。”
她很快便会知道,但他还是想亲口告诉她。
春明一愣,点了点头,赶紧回去找了宋允昭,刚推开门,正在屋里踱步的宋允昭便回头问道:“如何,给他了吗?”
春明点头,“给了。”说完便悄声与她道:“钱公子让奴婢为郡主稍一句话,说他往后不走了,留在京城安家。”
留在京城?
宋允昭只觉心口一轻,一股说不上来的愉悦让她的唇角忍不住轻扬,眼睛内冒出来的一抹亮光连她自己都未察觉。
春明瞧见了,即便是之前小公爷来邀约,也没见她如此高兴,便问她:“郡主,是不是喜欢他?”
宋允昭今日被老夫人叫过去质问时,也问过同样的话,“你就如此喜欢他?”
宋允昭不知道何为喜欢一个人。
她以为自己是喜欢过小公爷,可今日,在看到她真正的未婚夫死而复生,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她方才知道何为心动。
她会因他的离去而伤心,会在想起他时心口泛酸,见到他重新活过来,会那般失态。
她轻轻点头,是喜欢的。
他救了她三次,第一次,她一个人待在漆黑的山林里,恐惧无助之时,他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守了她一夜;第二次他从老寨主手中救出自己,替她拧了帕子擦脸,亲手替她穿上了靴;第三次他不顾自己的性命,把她从火中救出来。
无论是哪一桩,都足以掳去她的心。
她是喜欢,可并不知道他的想法,是以,她央求老夫人:“祖母,我不知他的心意如何,您先别去问他好不好,我怕您会吓着他,我,我先去问,问了我再告诉您...”
他这些年过得不容易,没有家人,没有父母,还‘死’了一回,已吃够了人间的苦楚,她不想再为他添一丝麻烦。
老夫人看着跟前把脖子缩成鹌鹑的亲孙女,一脸愕然,她说的都是什么话?
她是郡主!
没出息的东西,她谁配不上?
老夫人自也知道今日那位钱三公子的身份,原本就是她的未婚夫,兜兜转转,竟然意外地碰上,还喜欢上了。
真是造孽!
老夫人恨不得一棍子敲醒她,气得心口疼,怕被她气死了,扬手打发道:“回去!我是管不着你了,你去气你母亲...”
宋允昭没去找长公主,她才没那么傻,凑上去再被骂一顿。
听春明说他不回扬州,往后就住在京城,宋允昭便不着急。那就等她寻个时机先问问他,有没有心上人。
——
翌日一早,宋允昭便打听到了钱章煦的所有消息。
春明告诉她道:“陛下昨日赐了钱公子三品御史台中丞的官职,还赐下了一座府邸,往后便在京城当值了。”
宋允昭彻底松了一口气。
昨日下了一场雪,今早太阳一出来,又开始冷了,不知道那些炭够不够他用,便问春明,“他冷不冷?”
春明道:“奴婢见他只穿了一身长袍,连件大氅都没披,应该是不冷。”
没有大氅?那怎么行呢。
宋允昭忙让春明去备马车,打算去成衣铺子先替他买几身过冬的衣袍。人却没走成,被宋允执叫去院子,替他抄书。
宋允昭坐在书案前,看着跟前一大摞纸张,愣了好一会儿神,被宋允执敲了一记桌面,才开始动笔。
大抵知道兄长是故意在惩治她,规规矩矩地抄了十篇后,手腕便开始发酸,小心翼翼抬起头,求救地看向坐在一旁,一脸同情的嫂嫂。
钱铜爱莫能助。
自从昨夜知道宋允昭在扬州之时便与钱章煦暗生情愫之后,脸色就一直没有好过,还来质问她:“你知道?”
钱铜点头,“我长了眼睛。”
宋允执道:“他既然对她有意,便应该表明真心,而非与她不清不楚。事后以假死脱身,便不该瞒着她。”
钱铜心道,天底下能有你几个宋世子?
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