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娱乐圈的吃瓜影帝 > 第423章 烈火烹油【1/2】

第423章 烈火烹油【1/2】(2 / 2)

出来,但他如今最担心的其实就是中游的宣发环节。

  毕竟论入行时间,花果山影业都要比光纤和华艺晚太多了。

  在发行网络上的人脉和积累,其实是不如这两家公司的。

  实际上光纤也是因为他们那强大的地面发行网络,才成功的上游站稳了脚跟。

  所以如果江哲是花果山的敌人,他肯定会对发行这一环下手。

  而本来按照常理,电影发行业务这块想要快速提升并没有什么捷径。

  即便是光纤的地面发行网络,当初那也是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

  但谁让互联网升级的那么快呢,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给了花果山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相比于传统的地推发行,互联网发行的优势就实在太大了。

  在网票平台的商业模型里,他们面临不再是一次性的观众,而是可以反复经营的用户。

  简单来说,就是不再需要每次为宣发投入新的物料和人力,待影片下线后又重新开始。

  因为前一次购票中留存的用户,后期可以通过积累的各种数据,包括用户的活动范围、观影偏好、支付习惯等等,来有的放矢的进行宣发,根据转化、留存以及各种运营的特性,去分析投入产出比。

  如此一来,即便光纤和华艺等公司和花果山一样都能不断制作出优质内容,但双方的发行成本也会截然不同,并且越是往后花果山的优势就越大。

  毕竟按照传统的发行模式,每部电影发行都需要重新开始。

  除了票房战绩之外,所投入的资源最多也就只能转化成发行人本身的“经验”了。

  但是现在的互联网发行模式却不同,网票平台每次投入资源做宣发,哪怕最后只有10%的用户资源留存下来,下一部电影宣发时也能用得上。

  也就是说他们第二部电影可能只用了100%的资源,但却起到了110%的宣发效果。

  如此累积下去,越往后花果山影业在发行方面的优势就会越明显。

  曾经的短板,在未来将变成花果山影业最无解的优势!

  因为互联网发行的模式说白了就是滚雪球式的自我加强型,用户才是最大的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国内就有几大网票平台陆续崛起。

  可以说如今的网票平台已经越来越像发行方了,甚至逐渐都在主动向这方面转变。

  当然,其实这也是江哲这回能和美团的王鑫达成共识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这次猫眼电影83.31亿的估值是明显低估,要知道猫眼可是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在线购票平台。

  相比之下微影时代的估值137亿,百度糯米估值都已然120亿,猫眼自然不会只有这么点。

  所以从一开始,对双方来说这就不是一次单纯的财务投资。

  王鑫之所以能同意花果山影业控股猫眼,就是为了让猫眼有了更多的娱乐产业战略资源,从而让美团的泛娱乐化战略彻底成型。

  不过王鑫也不是傻子,【现金+股票】的方式就是为了降低风险。

  而之所以刻意压低猫眼的估值,也是为了以后独立上市做准备。

  关于这点江哲也承诺了,否则这笔交易根本无法达成。

  当然,这波交易对于王鑫来说也不吃亏。

  要知道猫眼可是国内最早发力在线购票的独立电商平台,市场份额曾一度高达70%。与大众点评旗下的电影频道进行整合后,猫眼在全国合作影院数量超更是过5200家,购票用户超过1.2亿。

  然而随着BAT的下场,猫眼的市场份额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着。

  可以说去年国内电影的高票房,不少都受益于购票平台的烧钱大战。

  甚至这场烧钱大战的强度要比这几年的视频网站间的斗争还要猛烈。

  在这种背景下,任王鑫再如何自负也只能另寻他法。

  没办法,再继续烧钱下去美团肯定不是BAT的对手。

  于是在慢性死亡和强强联手间王鑫最后选择了后者。

  也就是将猫眼过继给花果山,从而让美团的这笔投资最大化保留。

  毕竟购票平台说到底售卖的也是电影本身。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哪家售票平台能提供的优质内容最多就越占优势,这点即便是烧钱也无法抵消的。

  当然了,通过大量购票补贴烂片或许也能拿到高票房。

  但是这种事情对于出品方来说或许是好事儿,可对于购票平台来说完全就是饮鸩止渴,烧钱都烧不出应该有的价值。

  所以让猫眼卖身花果山,其实是王鑫唯一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说,江哲能顺利收购猫眼其实都要托BAT的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