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原书锦娘的番外(三)(3 / 4)
看上周存之了。
若说自己条件还算不错,那郭小娘就是比她更高阶,甚至她更忠心,简直就似爱上周存之了,金银财宝打点都任周存之用。
锦娘当然不会,她的银钱是她的立身之本,平日拿些小钱出来罢了,大钱就不好了。
实际上她更欣喜,据说周存之的正房不大好相与,自己上京去,反而被针对,若是有个郭小娘在,倒是替自己做了出头椽子。
所以,周存之来她这里,她反而劝道:“郭家的刚进门,你若来我这里,她难免受冷落。”
然而周存之纳郭小娘也是没办法,那知州这么一死也算是顶罪了,临死前就是托他替他照顾郭氏安全,他都是过了一年才让人进门的。
可这么一来,肯定是让锦娘难过了。
好在她心胸宽广,自己却道:“你不要难过,我的心还是在你这儿。”
他觉得自己说的是真的,锦娘哪里信,她也道:“我也说的是真的。”
周存之见锦娘不留他,就先过去郭小娘那边。
要说郭小娘其实还挺好相处的,至少比香茗来说和自己倒是说的来,平日也常常大家一处做针线。
唯独香茗非常生气,她暗地里和身边的心腹道:“一个魏氏就罢了,如今还有个郭氏,也真是的……”
想到这里,她走来锦娘这里,所谓连纵抗衡,就是这个意思。
“魏姐姐在做什么?”香茗拿着针线过来。
锦娘笑道:“我在看书,刚糊了鞋面,头低的多了,就脖子疼。”
香茗道:“真羡慕姐姐,我就是个睁眼瞎。”
“我也不过些许认得几个字,我还羡慕你呢,你针线多好啊。”
提起针线,香茗想起她跟着那方巧莲学针线的事情,不过是学得皮毛,若非自己靠着忠心,将来就得拉出去配小子。
但这些过往她不会说给锦娘听,只是微微叹了一口气:“姐姐,你就罢了,光明正大娶进门的,那个郭氏鬼鬼祟祟的,我不稀罕她那些东西。”
锦娘看着她道:“其实我更心疼妹妹你,我这个人不盼着什么得宠,况且也有了个依靠。那郭小娘本就是官眷出身,她人缘又极好,才来了几日,家里上下谁不夸她好,你可不能让她抢先。”
你挑拨我,我还挑拨你呢。
果然这般说就戳到香茗心里了,她膝下这么些年只有一个女儿,周存之和锦娘如胶似漆,她完全插不进去。
见香茗下去,锦娘才弯了弯唇。
只不过这样的日子终究不是她想要的,郭小娘可能真的把这里当家,所以上下都用钱收买,锦娘却只收买几个真心的,那些太贪的,她可不会那么轻易交出钱袋子。
这桩亲事,她原本带了本钱差不多六千贯,这几年周存之的私房还有一些月例银子,还有他帮自己打的首饰,也差不多一千多贯了。
还赚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周存之读书厉害,想必将来淳哥儿肯定也能如此。
很快船到了汴京,锦娘等一行人都坐着轿子,围的满满都是人,都来不及看外面的景色就到了周家。周家可真大啊,进来不知晓走了多久,她还好,贫家女儿没裹脚,郭小娘还裹了脚,行动弱柳扶风。
一处进来时,锦娘让郭小娘走在前面,再三谦让,还道:“郭姐姐是官眷出身,与我们不同。”
郭小娘很是惶恐,和锦娘推来让去,还是香茗道:“郭姐姐,你就走我们前面吧,这府里拉拉扯扯的不好看。”
但郭小娘就是知道自己是众矢之的也没办法避免。
一行人很快又去给大娘子张氏请安,这种时候锦娘就很无可奈何,她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如果有机会,她肯定是要出去的,给人家做小,时时都得奴颜媚骨,可真难受。
这张氏平心而论,生的还挺好看的,说话也好听,还道:“我就是怕香茗一个人照顾不了爷,如今来了两位妹妹,真真都是标致的人物,你们替我受苦了。”
说着还要行礼,锦娘和郭氏都忙道不敢。
锦娘暗自拉响警铃,这大房着实不好对付,郭小娘却想周家不愧为诗书之家,明面上大家顾着便好。
头一日回来,周存之先去了张氏房里,张氏的儿子也约莫十岁的样子,已经读书了,长房就只有他一个儿子,锦娘对自己儿子就很紧张了。
次日,周存之就来了自己这里,锦娘道:“若是在江陵我还能下厨做些吃食,偏如今大厨房厨子的手艺好,我倒是没有用武之地了。”
“我这里倒是有一件事情要请你帮忙,过几日我请几位朋友过来用饭,其中有一位最爱吃炸鹌鹑,得求你做。”周存之笑道。
锦娘道:“这有何难,只是这些郎君和大娘子说一声。”
同时,锦娘也把之前就在江陵买通的人,让她们放话出去说周存之看中她只是看中她的手艺,甚至她还交代身边的人,看看张氏贴心的人有没有手头紧,家庭困难的。
她是经历过被族里算计的事情,所以对人很是防备。
是日,周存之的几位朋友过来,锦娘带着人送菜过来,对他的几位朋友惊鸿一瞥,周存之倒是相互介绍一番。
一共三位男子,一位蒋十六听说从吴县任上回来述职,此人形容十分俊俏,竟然比周存之还要好看,还有一位姓杜,是位监生,另外还有一位开封府衙内姓巩。
行完礼,锦娘赶紧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