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番外二: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1)(6 / 12)
案,大理寺只有张寺卿和负责此案的官员掌管钥匙,而蔺承佑恰好就是那位官员。
在门前滞了一会,蔺承佑鬼使神差地启门进去。
映入眼帘的,是三面顶天而立的书架,这地方蔺承佑太熟悉了,闭着眼睛都能找出相关的案呈,很快找到那桩案子的卷宗,继而在一堆证物中找出那封情信。
与信放在一处的,还有一个漆匣。
蔺承佑犹豫一瞬,慢慢打开那个尘封已久的匣子。
眼前倏地一亮,那对映月珠环绽放出如月般皎洁的光芒。
蔺承佑谛视着匣内,顺手取下匣旁那封信。里头的字迹,与他的一模一样。
当初他只潦草地扫了一遍,毕竟那只是一场阴谋,信上这些字句,自然只是虚情假意。
而今却不同,心里那个巨大的疑团,让他开始重新审读信上的内容。
读着读着,蔺承佑心里像刮起了风,言辞可以造假,情意可以夸大,但信上那几段详实的描述,是断乎掺不了假的。只有将收信人极放在心上,才会留意到那样细小的瞬间。
可惜藏得太深,压得太实,那些骄傲又矛盾的青涩情愫,全掩藏在虚虚实实的字里行间。
渐渐地,蔺承佑胸口莫名升腾起一种闷胀感。
这让他有种喘不上气来的感觉。
他迟滞地将信放回原处。
伫立良久,又轻轻关上那个神光异彩的首饰匣。
动作异常珍重,甚至未拂乱匣盖上的轻尘。
***
这一整天,滕玉意都在与人商量诗社的事,傍晚送走一众同窗后,又忙着指挥春绒几个打点行装,这时嬷嬷过来请示:“娘子,世子可说了要回来用晚膳?”
滕玉意尚未答言,就听有人接话说:“不必了,我和娘子今晚要出门一趟。”
滕玉意回眸,就看到蔺承佑穿过前庭走来。
滕玉意笑生双靥,回头急急忙忙吩咐碧螺几个:“我和世子要出府了,把我准备的那些东西拿来,还有,那些贴身衣裳等我们回来再收拾。”
说着下台阶迎过去。
蔺承佑上下打量妻子,笑道:“不用换衣裳了?”
“早就换好了。”
昨晚夫妻俩就商量好了傍晚要出门。
蔺承佑牵着妻子朝外走:“那走吧。”
一上车,滕玉意掩口打了个呵欠,困意上来,干脆背靠着蔺承佑的胸膛打盹。
蔺承佑一愣,垂眸望着妻子:“今日没午睡么?”
滕玉意闭着眼睛嗯了一声:“中午忙着跟我阿姐她们商量事情,也就没顾得上午歇。”
蔺承佑一笑,低头在她发顶亲了亲:“行了,靠着我睡一觉吧,到地方了我再叫你。”
顺手扯过一旁矮榻上的披风替妻子掩上。
滕玉意眯了一会,忽觉蔺承佑异常安静,抬眸打量,神色倒与平日没什么不同,但那种情绪上的细微变化,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她,这让她想起那封情信,默了默,看蔺承佑仍在出神,并不打算追问,只重新闭上眼睛打盹。
几乎一阖上眼皮就睡着了,忽听有人在耳边低声唤她:“阿玉。”
滕玉意揉揉眼睛。
蔺承佑捏捏妻子的耳朵:“醒了吗?”
滕玉意闭着眼睛点头,蔺承佑替她松开暖呼呼的披风:“那就下车吧,到地方了。”
两人相携下车,沿着巷口往里走,很快到了一间陋宅前。
蔺承佑抬手敲门。
不一会,就听门内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大门应声而开。
“世子,娘子。”开门的是严家的一位老嬷嬷。
紧接着,就看到一位装扮朴素的年轻妇人迎出来,正是严司直的遗孀白氏。
严夫人臂弯里抱着个白胖的婴儿,看到二人,掩不住满脸惊喜。
“嫂嫂。”蔺承佑和滕玉意笑着打招呼。
严夫人忙不迭引他们往内走:“快、快请入内。”
说话间到了前庭,滕玉意四下里打量,宅子拾掇得井井有条,主仆几个也都衣饰整洁。踏进中堂,就听里头人问:“三娘,谁来了?”
严夫人忙说:“娘,是世子和娘子。”
话音刚落,就有位年迈妇人急匆匆从里侧绕出来,满头白发,身形瘦削,但那温和的目光和清肃的轮廓,一望就知是严司直的母亲。
蔺承佑和滕玉意恭敬上前稽首:“晚辈见过老夫人。”
严老夫人手忙脚乱,刚架住这边,又拦不住那边,只好扭头对白氏说:“三娘,你在此招待贵客,娘去端茶点。”
“儿去吧。”白氏回身要将怀里的婴儿递给身边的老嬷嬷。
“嫂嫂别忙,我抱一抱侄子。”滕玉意小心翼翼接过婴儿。
说话时一低头,恰对上婴儿干干净净的眼睛,孩子似是刚睡醒,胳膊和腿十分有劲,口里无声吐着透亮的泡泡。
滕玉意好奇跟婴儿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