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4 / 5)
被各方搅得,牵连了这么多人,恩师的老师,要重用的钱家,内外朝廷,甚至还有深宫的太后。
他虽早慧,自有沟壑,但一时间竟也抉择不下。
“万岁,西厂派人来了。”门口,小黄门低声说道。
谢延蹙眉:“又怎么了?”
“学田案审好了,来述案。”
谢延这才揉了揉额头,坐会原处,低声说道:“进来吧。”
“卑职西厂千户王兴,赵传以悉数交代学田案,还行万岁过目。”殿下跪着一个身形魁梧的人,压着嗓子,依旧震得人耳朵发蒙。
“赵传为了完成郑樊的要求,这才大肆并购学田,囤积武器,借着镖局送到西南,至于用途他当时不知,后来得到郑樊传信,这才伪装了起义军。”
谢延深吸一口气,啪地一声,用力合上折子:“所以又是涉及宁王案。”
王兴一愣,犹豫说道:“卑职不知,但赵传确实是如此交代的。”
谢延见他当真一脸迷茫,缓缓吐出一口气。
“掌印呢?”
“应该还在赵传别院搜武器,赵传怕离任后被人发现这批兵器,便在入京时带在身边。”
“所有东西,信件都还没找到?”谢延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之色。
王兴一怔,下意识补充道:“赵传认了罪,东西自然会找到。”
“知道了,下去吧。”谢延把手中的折子放在一侧,低声说道。
“是,卑职告退。”王兴心里琢磨不出万岁的意思,很快就抱拳离开。
“万岁,人都送到了。”绥阳地身影悄无声息地入了殿内。
谢延看着他,好一会儿才说道:“你陪我去宫外看看。”
绥阳一愣:“可要去把太后一起叫来。”
“不,不必了。”谢延盯着案桌上满满当当的东西,冷不丁问道,“若是杀了他,娘娘会恨我吗?”
绥阳心中咯噔一声。
“郑樊说的不无道理。”他下了龙椅,低声说道。
“宁王确实蒙蔽了不白之冤,翻案是情理之中,娘娘说过是非不可掩,宁王案就算不再我手中翻案,当年那批人还是会闹出一个又一个事情,何必折腾百姓呢。”
他背着手,带着不合这个年龄的成熟和睿智。
“只是如何翻,翻到什么地步。”他站在香炉前,问着香甜的桃花香味,缓缓问道,“我纠结不定,但,流血总是免不了的。”
“既然如此,便先把娘娘摘出来才是。”他伸手,轻轻摸了一下滚烫的炉壁,指尖瞬间烫红。
“万岁!”绥阳大惊,“奴婢去找御医。”
“不必。”谢延转身,眸光已经清冷严肃,“先去宫外吧,让我看看外面情形到底如何。”
“我读书时,总是鄙夷挥刀向弱者的人,不曾想,今日我也要如此,才能斩断这团乱麻。”
他踏出大门时蓦地喃喃自语,朝着东边的位置看了一眼,那是瑶光殿的方向。
————
“掌印,并未找到赵传说的那份信。”
赵传别院狼藉混乱,锦衣卫几乎把地皮都掀开了一层,仆人丫鬟蜷缩在一团战战兢兢。
“没有,他骗我们。”陆行蹙眉,不安问道,“重刑之下,还能这般维护郑樊。”
谢病春站在影壁前,突然跳了跳眼皮:“王兴入宫了吗?”
“应该入了,等着郑樊他们被带走了,才进去的,就是为了给郑氏父子最后一击。”
谢病春一愣:“两个人都带走了?”
“那倒没有,就郑樊,咦,是了,怎么只有郑樊。”
谢病春心跳突然加速,唇色发白,一道隐晦,抓不到的思绪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掌印,丫鬟们说,三日前,有一个中年人来过,看描述,应该是郑江亭。”有锦衣卫带着别院下人的口供走了过来。
谢病春转着银戒的手一顿,眉宇间的厉色瞬间涌了上来。
“看不出赵传如此重情,也怪不得郑樊当日并无异样。”陆行心知他们是被郑樊摆了一道,愤愤说道。
他如此匆匆上折子就是为了让郑樊和赵传彻底扯上关系,摆脱不了嫌疑,可如今却只能等西南那边的消息。
谢病春盯着这个院子,一种不安的心情漫上心头。
他和郑樊打过交道,有些人杀/人是快刀而下,有些人确实不知不觉中的背后一刀。
前者雷厉风行,却尚有回旋余地,后者确实防不胜防。“回京。”他心中不安渐生,一甩袖子,转身离开。
“是,回西厂。”陆行大喝一声。
就在他们收队准备回城时,有锦衣卫快马而来,满头大汗,嘶声大喊着。
“万岁下旨重审宁王案。”
谢病春倏地抬眸,紧盯来人。
“罗松文不敬先帝,任意妄为,牵连数桩大案,赐毒酒一杯。”
陆行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