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3 / 8)
的话,脸色不由微变。
只见桃色闻了闻自己的袖子,开心说道:“那梅林果然是掌印亲自选的十年老梅,我们不过快速走了一着,身上就有淡淡的香味,娘娘看,还有梅花落我身上呢,可惜才一点点。”
“老奸巨猾。”明沉舟突然咬牙骂道。
桃色扒拉着手掌上的梅花瓣,眨巴眼不解问道:“娘娘说什么。”
“没什么,不知道连夜买棺材要多少银子。”明沉舟面无表情地说道。
桃色脸色大变,连连摆手:“娘娘怎么说这些丧气话。”
明沉舟哼唧几声并不说话。
“罢了,他能耐下心来听我这么胡说,说明他确实问心无愧。”明沉舟捂着脸,喃喃自语,“不过看着我这般跳梁小丑一般上蹿下跳,当真是性子恶劣。”
桃色越发没听清:“娘娘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没什么,去看看谢延回来了吗。”明沉舟放下手,脸色已经格外正常。
————
明德帝葬礼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过去了,朝野内外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各自把目光落在新帝继位上。
还有十日就要过年了。
一堆事情堆在内阁案头抉择不出来,且东南战事焦灼,处处都需要主事的人,可现在偏偏内阁和司礼监因为新皇一事在斗法。
朝野内外乱成一锅粥,几位成年藩王蠢蠢欲动。
内阁自建阁以来便没有齐心过,如今的内阁分为两派,一是以明笙为首,靠着世代科举,师生举荐庇护而建立的清流一派,另外便是郑樊为首,事事以皇帝为先,不顾及世俗目光的保皇一派。
按理清流应该更喜欢饱读诗书文质彬彬的三皇子,保皇派中意长子身份出生,深受明德帝喜欢的大皇子才是,可事实确实如今两派保举之人却都掉了个。
至于司礼监,谢病春早已一手遮天,他中意五皇子谢延在内阁早已不是秘密。
三方斗法,朝堂早已站队,其中晟王殿下和誉王殿下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人人都等着最后结局的尘埃落地,以便尽快主持大局。
司礼监内,封斋看着堆积如山还未批红的折子,斜看一眼上首的谢病春,不慌不忙地开口。
“这些都是内阁送来的急折,别的不说,东南靠海一边还等着银子打倭寇呢。”
谢病春点着最上方放着红横栏的折子,并不说话。
黄行忠见状便开口接了过去,白胖圆润的脸挤出虚伪的笑来,脸色极为热忱真切。
“这种急事自然是耽误不得的,那我们现在速速看一波,把紧要的都落实下去。”
封斋身侧一个矮小瘦弱的禀笔太监闻言嗤笑一声,嘴角眼皮耷拉着,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这不是还少了一个人吗?”他阴恻恻地开口,声音尖细,就像知了扯着嗓子在叫。
黄行忠故作不解,夸张地四处张望着:“少了谁,是你杨宝马上就要不在了吗!”
那名叫杨宝的太监脸颊猛地紧绷,消瘦的脸颊便迅速凹了进去,狭长单薄的眼皮微微掀起,狠狠盯着面前之人,凶煞狠辣。
“怎么,瞪我做什么。”
白胖的黄行忠摸着圆滚滚的肚皮,笑起来脸上的肉便挤成一堆,就好像一尊笑呵呵的弥勒佛,偏偏说出的话又能气死人:“老忠我性子比较直,话不中听,您老多多担待。”
“那就闭嘴。”杨宝咬牙切齿地说道。
黄行忠哂笑一声,扭头对着谢病春正色说道:“封禀笔这话倒是说得对,这些都是紧急事件耽误不得。”
“可没有万岁的章,这东西也发不出去。”
下首有一人自众人开始说话便一直摸着一锭硕大的金子。
金子被摩得油光发亮,能映出主人貌若好女的阴柔面容,此刻他见气氛有些难捱的沉默,便开口缓和着气氛。
黄行忠哂笑,保养得益的白嫩大手搭在圆滚滚的肚子上,被肥肉挤压着的眼睛扫着堂中众人。
“既然现在也没有外人,老忠今日就在这里也不遮遮掩掩,如今那位置不论谁坐,怎么都要动荡三四个月,内阁拖得起,司礼监拖得起,朝廷百官也拖得起。”
他语气有些严肃,眉宇间却又带着一点不紧不慢的平静,这让他说的话便多了点说服力。
“可百姓拖得不起,西南战况拖不起,大周的笔笔史书拖不起。”
他睁开眼,白胖胖的手指搭在乌木长桌上,目光扫过其中两人,认真说道:“人多了难免心不齐,这还是常事,诸位今日要做什么我老忠一向是看也不看一眼,可眼下还是大局为重。”
“就你黄禀笔是好人,要做高宗的多宝太监,怪不得内阁总喜欢找你。”杨宝在众人思忖间,出言阴阳怪气讥讽道。
“算不上,算不上。”黄行忠也不气,只是笑眯眯地摆摆手,对比着杨宝总是不高兴的脸便越发显得和蔼可亲。
“人嘛,庸才良才大才都是小才,但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