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1 / 4)
ha’。”杜一庭挑了挑眉。
“好了,别提了。”严春望膝盖一疼,“懒得管你,赶紧喝完走人,我要回去睡觉了。”
两点钟上床睡觉,七点钟林南就醒了,吃过早饭消磨了一个上午。
中午,林南跑到了离他宿舍最远的那个饭堂去吃麻辣烫。
他原先打算早点过来的,然而合上电脑时就差五分钟就是下课时间了,于是来到饭堂时也正好赶上了学生下课吃饭的高峰期。
玻璃柜被卸下了玻璃窗,好几个学生站在前面选择菜品。
林南拿了筐,站在后头等着。
在等待的过程中,林南想起了杜一庭。
他们没有交换姓名,对彼此的职业连蒙带猜,连年龄这种基本信息都互不了解。
目前应该是都在同一个城市,却有一种再也不会见面的预感。
林南肯去主动,但他不肯一而再再而三地主动,同时他预想对方也不会主动。不主动,就不会再有故事。
他给俞廷望细数那些对方让人心动的点,可却又偏偏觉得自己没有心动过。
好奇怪,林南开始怀疑自己失去了心动的能力。
林南有些闷闷不乐。
格文大学每个饭堂都挺大的,每个饭堂都有不一样的美景。
学三二楼是一排长的落地玻璃门,将外边的蓝天切割成一块一块,有学生驻足在栏杆旁,也成了风景。
麻辣烫窗口位于学三二楼的角落区域。
窗口旁边的玻璃柜里上面两层放的是素菜和主食,叶菜、豆泡、面筋和各色的面条粉条,林南最爱学三麻辣烫的粉丝,烫熟后香滑柔软好入口。
第三层是丸子、香肠、午餐肉、鹌鹑蛋和鸡蛋,最下层才是真正的肉,肉类的选择并不太多。
不过,只有在学三,才能吃到些神奇的东西。
最下层除了正常的牛肉片猪肉片之外,还放了脑花、猪肺、腰花等内脏。
林南心情不算很妙,点了一堆喜欢吃的来投喂自己。
他爱吃配菜高高胜过主食,往往将杂七杂八的肉菜装筐而放弃主食。
今天林南选择都要——快满的小筐让他怀疑自己会吃不完。
丰富的菜品最后做出来也是特有诚意的满满一大碗。
麻辣烫在桌上,林南没有立刻端走,他趴在橱窗前对饭堂阿姨展开一个灿烂的笑容:“阿姨,能多加一点酸豆角吗?”
“好嘞!”酸豆角本就可以再添,何况面前的小孩乖巧有礼还常来,阿姨当然肯给林南加料。
最后林南拿走了加了超大量酸豆角的麻辣烫。
辣椒面星星点点,细长的粉丝铺在碗底,烟熏培根、丸子、脆皮肠、面筋等像满开的花一样钻出来,捞一捞,还能从碗里捞出惊喜。
食物让人短暂地恢复好心情。
杜一庭今天上午三四节和下午三四节都有课,中午就没回他租的房子。
他没买自行车,上午下了课后,他在匆忙的群中慢慢地走过去饭堂吃饭。
学三一楼,杜一庭在门口遇见了刚才一起上课的同班同学。
两个女Beta,长头发的是他的同班同学李子婷,短头发的那个不是。
“一庭!”李子婷挺热情地叫住了杜一庭。
杜一庭其实并不太乐意不太熟络的人直接叫他名字,不过他也没有说什么,见对方似乎有话要说,他停住了继续走进饭堂的步伐,站在原地等她们过来。
他们三个站到了一旁,不挡住其他人进出门口的路。
“你才刚到饭堂吗?”李子婷长发快及腰,站稳后撩了撩头发,笑着问他。
两个女Beta挽着手,一直没有松开。李子婷说话的时候,另一个就安静地在旁边等待着。
“嗯。”杜一庭应了一声。
“我俩已经吃过饭了,今天的自选有很好吃的红烧肉哦。”李子婷向来是个很开朗的人,话题很多,对谁都有热情。
“嗯。”杜一庭又应了一声,等对方切入正题。
“刚才老师说的小组展示,你找到人组队了吗?”李子婷见杜一庭并无意多聊,也很自然地将话题过渡到自己想要说的内容。
大学总有很多小组展示作业,人数要求随老师的安排而定,课堂上一般都是两人的交流合作,但有一些是要求课后要找不少资料的,就会要求多些人去组队。
许多人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搭档,但有时候因人数的问题也会面临拆合。
李子婷提到的刚才老师安排的小组则要求要五至七个人一组。
杜一庭平时在外时间多,私下和同学的交流并不密切,有时连班上的团建都没有参与。
但他课程出勤率挺高的,和大一第一回上课时的同桌组成小组一次后,后来也基本都是和对方搭档。
这一次也是,杜一庭和同桌组成了两人小队后,同桌杨凡自告奋勇说去找齐队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