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行走的云朵(1 / 3)
一个大胆的猜测浮上心头……
温惟一直怀疑东陆里通外国, 暗地里与奴国人有不正当的勾当。
她却从没想过另一种可能——
东陆……
其实,他本就是奴国人!
种种迹象都应证了这个猜测的真实性。
瀛台那日所见之人到底是不是他?
若是他,那他与襄王、佐藤瀛夜一定有关系, 那会不会是奴国王族佐藤瀛夜的母家人?
如果是真的,那他作为奴国人入宫十几载, 以官宦身份深藏不露, 委身蛰伏, 到底为了什么?
还有他与东平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单以他奴国人的身份……
若是公之于众,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如此一来, 东陆将无法在京都城内立足。
单凭欺君之罪祸乱朝纲一条就足以让他身败名裂,不得善终。
但……
现在还不是冲动做这这件的时候。
一来,有些问题她至今没有想通,还没有直接有力的证据能坐实他奴国人的身份。二来,他在朝中的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以现在自己的能力与他撕破脸正面较量,如同蜉蝣撼树,螳臂当车。
若是打草惊蛇, 以他心狠手辣,阴险狠戾的做事风格, 恐怕还没来得及说出来,就被早早灭口。
如今, 既不能找他当面对峙, 又不能擅自行动。
唯一能做的就是深静以待,按兵不动。
无论如何,离开之前!
必须将此人解决掉, 既然是奴国人,那就别讲什么黑白道义,法度礼仪,哪怕用些不入流的手段,他也是死有余辜。
她兄长之仇,早晚要报!哪怕他藏的再深,势力再猖獗,她也要让他血债血偿,死无葬身之地。
国仇、家恨一起算!
……
李荣赈离开水云楼快马加鞭赶到晋如的将军府邸。
本来傍晚时候晋如已去过荣国府,听府内管事说李荣赈去了水云楼,不知何时归府。想到不好前往惊扰,于是就差人带话过去。
李荣赈知他定有要事要谈,没等府上侍者通传,径直去了他后院书房。
果不其然,晋如正在书房等他。
晋如见他推门进来,忙起身相迎,李荣赈手一拂让其免礼。
“何事找我?”李荣赈问道
晋如恭敬回道:“前几日侯爷让我派去东平的眼线刚刚有了回信!”
李荣赈微微颔首,眸光一亮,示意晋如继续说下去。
“东海登州一战,侯爷怀疑朝廷内部有问题,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让下面的人先从东平查起。此战温莛知一开始损失惨重自然排出嫌疑,于是他们便从火/器弹药下手,此时正值雨季这批火器弹药定不可能是随军漂洋过海转运过来,很有可能是提前藏匿于东海。
于是他们顺藤摸瓜私下暗访当地民众,却意外发现许多当地人竟是奴国人,本来想着趁机捉几个回去问供,却没想到在他们之中无意发现了只能在官府流通的东平雪花银,没有打码入标,显然是走私!”
李荣赈神色一凛,亦颇为吃惊,他沉思了片刻道:“既是官银那就有迹可循,就可追本溯源,整个东平就有两个银矿区,一是济州,二是栖霞。栖霞县丞吴松阳(第 七章出现过)乃温莛知故交旧友,俩人关系匪浅,且吴松阳为人老实巴交不会铤而走险干这不要命的勾当,那么剩下的一个可能就只有……”
“济州袁崇……”
晋如顺口说出,转念一想,又道:“走私银矿这么大事,身为东平节度使的温莛知知不知晓?若是不知晓,实在太过麻痹大意,若是知晓,知而不报……,那这事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
李荣赈没有应声,眼神转为幽凉,表情瞬间变得复杂而凝重。
“要想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找出问题的根源,下一步就要从济州袁崇入手。”晋如提议
李荣赈微微点头表示赞同:“那就找人去查吧,现下还有一事必须着手去办!”
“什么事?还请侯爷明示。”晋如问道
“让人去户部,把近几年东平纳贡上缴的白银全部清算一遍,再派人去矿区偷偷把每次出库的底账转抄下来,本侯倒要看看这大夏国的真金白银到底少了多少!济州现在是袁崇长子袁克掌管地方事务,袁克此人绝非良善之辈,行事需谨慎小心,切不可掉以轻心。”
“是!”晋如忙领命应下,转念间,突然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请教侯爷,若是确定走私的白银却为济州所产,那就认定了袁家贪赃枉法,欺君罔上的罪名,单走私国银就足以治其死罪,诛他九族,如此一来,我们可要按律秉公行事?直接将他绳之于法?”
李荣赈摇头,果断道“不可!暂不要妄动,袁崇袁克父子俩死活虽于我们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但对于东平就另当别论了,若是我们真动手除了他们,你想想从中得力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