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春朝辞 > 第30章 又要起风了

第30章 又要起风了(1 / 3)

惊风飘白日, 光景西流驰。日月相接,晨起暮落。

忽而之间,万人皆盼的春朝节如约而至。

若在往年, 春朝节按惯例应在二月春分时节举行,因那时正逢大军西征, 胜负未定, 又逢湖南农民起义, 揭竿而起甚嚣尘上。京畿地区更是灾民涌动,尸横遍野,朝廷早已自顾不暇根本无心准备庆祭。

一拖再拖就到了盛春四月, 现如今,朝中局势还算风平浪静,边关战事也已沉烽静柝,随着李荣赈的临朝摄政,各部各司事务也有条不紊高效率得进行着。

春朝节庆典按礼制共分为三部分。开坛祭祀、设筵朝拜、春搜田猎,共计持续十五日。

这半月的时间内,不光皇宫中车水马龙,歌舞升平,好戏连台。

届时整个京都城内都会人流攒动, 民众张灯结彩,走街串巷自发庆祝节日, 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而先前陈王元昱所提的春朝节竞技比赛,也会在设筵朝拜时, 作为助兴活动如期举行。

温惟以女子不宜参加礼制祭祀为由, 合情合理地把裕陵的祭祀典礼给推脱了。

她几年之前曾在父亲温莛知偷偷带领下见识过一次,除了礼节繁重,场面宏大之外, 流于形式,枯燥乏味于她来说没半点吸引力。

这几日温惟忙里偷闲,难得不用去宫中做事,城门守备也因京都节庆民众往来众多而松懈了不少,温惟带着呼兰与阿诚尝尝借此机会溜出城门。

此次出城,再不见来时灾民颠沛流离,哀鸿遍野触目惊心之状,一切都归于安宁平定。

温惟不禁在心中感慨施令者李荣赈高效的政治手段,上令下达,行效有方,安富恤穷。

因阿诚离家有些时日,又是第一次离家,心中不免记挂家中婆婆与幼妹,三人路上买了些吃食一同上了清凉山,前去探望祖孙俩。

一进门,老妇人就扑通跪地,眼含热泪一个劲的道谢,感谢温惟对阿诚的栽培收留之恩,又千叮万嘱孙子阿诚一定要尽心尽力侍奉主家。

阿诚在旁边一个劲的点头。

温惟让老妇人别客气,顺道夸了阿诚几句,老妇人这才安心入坐。

妹妹阿香从见到温惟就喜滋滋的,就连那只掉了毛的大黄狗也一直后面摇着尾巴。

屋舍比上次来的时候似乎明亮干净了不少,屋内有刚刚翻新的痕迹,几个人坐在床榻前唠着家常。

老妇人告诉温惟,自从温惟走后,那群恶吏就没再上过门,后来才知晓是那晚锦衣华服的男子下令免去阿诚的徭役,不仅如此还减免家里的赋税。

老妇人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又言,可惜见不到那人一面,无法当面致谢。

阿诚忙安慰道,他已经于宫中见过,已向那人言谢。

显而易见,老妇人所言之人便是庞秋沉。

老人又聊起京畿地方的灾情,此次朝廷拨款赈灾,安抚灾民,又下令免去受灾地方的劳役赋税,按人口重新划分田亩,趁着春忙,家家户户有了自己的田地热情高涨,纷纷忙碌于春种之事。

广大民众对朝廷勤政仁厚,休息养民之措无不交口称颂,感念皇恩润泽,普济四方。

温惟这次出城上山,一路上亲眼看到原本旷野不毛之地开始重新耕犁翻整,有的已经种上庄稼,抽出了绿油油的小苗。

比起原本的满目狼藉,一片凄凉,此番景象让人心生希冀,等到秋日里,这里便是大片大片金灿灿的麦田,风吹麦浪,耕耘希望。

一切都会好起来

老妇人一脸喜悦,眉飞色舞,笑的满脸纵横的皱纹都聚在一起。

来的路上,途经一露天茶舍歇脚时,温惟听几个乡里人闲唠说,这里来了一个外地商贾,听说财力雄厚,富可敌国,传得甚是邪乎。

除了朝廷下放的救灾粮,他高买低卖,从别地收了粮食,不论成本,不计路途,只要是流民乡众一律放粮,价格要比一般粮店低了三成不止。

原本那些坐地起价,见利忘义的无良商家见势头不好,纷纷聚众打压,可是越打压势头越盛。

听说那商贾大放豪言——

他、人不死!粮不断!

不仅如此,眼下正值农忙时节,各家各户有朝廷分划的田地,但手头拮据早已穷的无入土良种。

那商贾二话没说慷慨借粮,并与农户达成协议,带秋收之时,按当年实际收成只抽三成便可。

如此出力不得济的赔本交易,农户简直不可置信,这世间竟然有如此不差钱之人,出于好奇纷纷打听此人是谁,到时必定组织乡里民众到府上好生致谢。

后来听人说,那人乃外地人士,身份隐匿,且长年不居于京都。

只知道在京畿之地有一家规模不小的粮行。

温惟出于好奇,反正也难得空闲,辞别老妇人之后,带着呼兰阿诚,顺道前去一探究竟。

原本想着路途不熟,要找到那地得费些功夫,结果一打听,方圆几里乡人对那粮行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