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山寺风雪(1 / 2)
听完景竹的提议,豆子奶奶马上提出了反对。堂堂一个王爷,怎么能让人家受累跟着上山祈福?时逢除夕,皇家定有自己的仪式,怎么能……
可是豆子奶奶的话没说完,就被明玄钰一个“好”字给噎了回去。奶奶尴尬地笑了笑,景竹这段时间到底是经历了什么?跟高高在上的王爷扯上关系,不知究竟是福是祸。
“上山……嗯,上山的路,你清楚吗?这些年,你也没去过。要不,要不……”
奶奶的话开始支支吾吾。
兴许奶奶本意是借口不熟上山的路,就此作罢,但奈何豆子年龄尚小,又是个善良的孩子,素日里把这个哥哥喜欢得紧。听到奶奶这么说,想都没想就来了句“没事我熟,我带景竹哥哥去”,气得奶奶握着茶杯的手捏得更紧了些。
话已经放出来了,豆子奶奶不会也不敢掣肘斡旋,只得默许。一看豆子黏在景竹左右开心地笑着,麦子不高兴了。
“我也去,我也去!爹,带我一起嘛!”
麦子撅起小嘴,抓着景竹另一只胳膊撒起了娇。
这下,屋子里瞬间被麦子这句爹爹,整得一石激起千层浪。豆子的笑容凝固在脸上,奶奶也被呛得直咳嗽。唯有明玄钰,淡定地抿了一口茶,似笑非笑。
“那个,这个……这是什么时候,就是……也不是,就那个……”
豆子奶奶已经开始语无伦次了起来。
发现被误会自己惹了桃花债,景竹连忙解释了起来。奶奶舒了心,豆子僵硬假笑的唇角也放了下来。只有明玄钰依旧波澜不惊,面无表情地拈着茶杯,麦子小嘴撅得更高了。
于是两大两小,休息过后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向山上出发了。
城郊附近的山着实是有些荒凉的,鲜少有人问津。山上有一座古庙,不知供奉着哪路神仙,山脚下的这些人家,每逢大小节日,都会来这山上的庙里烧香祈福。
抬眼望去,天灰蒙蒙的,似乎会有一场雨雪将至。大地敞怀,袒露出坚实的土壤。凛风沿着上山的路将干枯的树枝刮得呼呼作响,寒景褪尽浓妆,一层薄薄的山岚被风追赶,在空气中慵懒地飘荡。
仿佛是刻意地争风吃醋,麦子一路紧跟在景竹周围,只要豆子一跟景竹搭话,靠近显得熟络一些,麦子便紧抓着景竹的袖口,一口一个爹爹喊得分外亲昵。景竹倍感不适,差点连隔夜饭都吐出来。
豆子倒是分外乖巧,对于麦子争风吃醋且对他莫名不屑地做起鬼脸一事,一点儿也不失风度,只是笑一笑,给麦子让开位置,继续在前面给大家带路。
此情此景,老父亲看在眼里是百感交集,恨不得捶胸顿足把豆子搂怀里。
“麦子,你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忘了给……”
景竹翻了个白眼,推了推黏在自己胳膊上那个发如杂草般的小脑袋。
“什么东西?不知道。”
麦子抓紧了肩两侧的麻布背包带,撇嘴装傻,吹起了口哨。
这孩子,是打算把他神仙爹爹买来的两个拨浪鼓都私吞了。起初不甚理解,为何麦子会对豆子有这般敌意?
现下想来,麦子这么小的孩子,一个人漂泊无依,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好生相待地照顾他,定是怕被人抢走这份依靠吧。
想到这里,景竹幽幽地叹了口气。
好在豆子认路,有他带领,上山花了没多久时间。起初,景竹担心明玄钰这种娇生惯养的王爷会跟不上,爬山对他是件难事。事实证明,明玄钰的体力好得很,一路从山脚到庙前,脸不红心不跳,一直板着一张仿佛丧失表情功能的面瘫脸,默默跟在他身后。
想来也是,当初第二次遇到麦子,和那群来路不明的黑衣大汉过了几招,一眼就能看出明玄钰是有些身手的。
蜿蜒的石板路延伸至寺庙前,山寺隐匿在深山之中,杏黄院墙,青灰寺脊,小而精致的寺院凸显得院中那棵参天古树颇为壮硕。如今凛冬时节,衬着屋脊上雕刻的各种栩栩如生的神佛,更加宝相庄严,清净肃穆。
寺庙不大,也有些香火。只是深山偏远,附近的人本就不多,显得有几分荒凉。上山路上遇到几个人,也是刚烧完香回来,景竹不认得他们,还是豆子亲切乖巧地打了招呼。那些人见明玄钰生得贵相,不敢近身,客气地回了招呼后便匆匆离开了。
不知不觉,竟已天色渐晚。黄昏的橘色暖光薄纱般轻柔地披下来,莫名地令人内心颇为宁静。景竹深呼吸一口气,祈福的事他不懂,都是按豆子说的来做,也顺利完成了。
他向来不信神佛,只信自己。来此一行,只因为如果今年不来的话,豆子就得带着年迈的奶奶来,那样还不如顺便带明玄钰体验一下人间烟火。
豆子一套仪式做得娴熟而虔诚,相比之下麦子就像个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拿着香嗖嗖嗖地鞠了三个躬,咚的一声跪下磕了三个头,嘴里念念有词地念叨了些什么,就拍拍膝盖走人了。
明玄钰只是看看,白衣胜雪地往旁边一站,身上檀香清幽,仿佛他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