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部分(2 / 3)
骗世人的苦肉计?”
“皇上伤当然是真的!我没算对时辰,赶去祭坛路上耽搁了。还好不算太晚,否则皇上真当我背叛他了!”王为意急忙解释。
那他宁死也不放开她的手,舍命救她是不是真的?
于心然想问的是这个问题,只不过,该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不是王为意。
撑着栏杆站起,走过去将一喜扶起,一喜背后有伤,“叫行宫的御医过来。”对了,还有谢清,“淑妃的事,你将罪责都推到我身上,我一力承担此事。”谢清的死非同小可,定会再次掀起轩然大波,可于心然现下已经没有精力再思考这些了,她今日经历得已经够多。
“淑妃之事,臣自然会向皇上解释。其实娘娘出发之前,臣已经回到皇宫,皇上命我一路暗中护送娘娘。说若有人要害娘娘,不论是谁格杀勿论。只不过雪大,我并不知娘娘改道来了行宫。后来发现跟丢了才又折返回来找娘娘......而且,这些时日皇上一直命我在追查于七小姐的死。”
原来他真的在派人追查,“是谢清所为?”
“是、”王为意明确回答。
那么谢清死得不冤。
“我不回幽州,明日我要回宫去找他。”然后问个清楚。皇帝的城府和心机,无形中将她折磨得体无完肤,明明自己会那么怨恨他。他却又有本事叫她恨不起来。
“皇上还有话要我带给娘娘。本来是要将你平安护送回幽州后才说。”
“他说什么?”于心然仰头凝视这王为意。
“皇上说......皇上说,”王为意吞吞吐吐,“随行的侍卫和宫人从此以后任你使唤,行礼中也给你备了此生花不尽的金银,往后你想去何处便去何处,娘娘自由了。”
闻言于心然僵在了原地,又一阵风雪吹至廊下,她却浑然不知冷,看向王为意的安神中多了份惊愕。
皇帝说什么?他放她走?她自由了?
静立了许久,于心然垂眸含泪一笑。
原来终究她也只是一枚棋子罢了。
第111章
混乱的雪夜过后, 于心然确实并未再回皇宫,王为意将她一路护送至幽州行宫后也随即折返。
于心然前二十年的岁月一大半是在侯府一隅简陋的小屋中度过,后来的几年又困顿于金碧辉煌的宫殿, 卷入权力角逐的漩涡之中险些被吞噬。
家族、命运、身份的束缚忽然一夜之间尽数消散。回到幽州后的心境并未如预料之中那般开阔。
回想起幼年曾经抄过《诗经》中的一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初读此句,年幼的她觉得写此诗之人能凯旋而归定满心喜悦, 可后来有人告诉她,经历过旷日持久的惨烈战争后,幸存的兵卒回乡定是满身疲惫, 又怎么可能真正欢愉得起来呢。
回到幽州初时,她的心境亦是如此。最重要的人皆离去了,即使她侥幸生存,周身荣华一如从前,心境也无法真正开阔。加上一人独居幽州行宫,便愈加烦闷。
等到阳春三月, 于心然不愿再待在幽州, 思虑过后决定前往洛阳散心, 反正皇帝说过任她自由。然而得知她有意要出门散心, 宫人们更加寸步不离地跟着。
她废了些心思, 就如同之前那次逃离皇宫般在某个夜晚独自溜之大吉, 这次她带够了足够的钱财,并且发誓这一生再不回来。
雇了马车后避开大道往洛阳去。接下来的几日却总觉得行宫的守卫暗中跟着。
比如前日她去一家脂粉殿买胭脂,老板说她要的那一种异常珍贵,店里根本没有,于心然只能暂且买了次等的用, 结果昨日早上打开客栈门,发现她要的东西竟整齐摆放在门口呢,足足有十盒之多,需要知这种极品胭脂可是要十两银子一盒,除了追过来的侍卫,谁出手这么大方?
后几日又有怪事发生,她夜里在客栈安顿后去街市闲逛,本要食蟹粉包,排了半个时辰的队到她正好卖完了,败兴而归。同样是清晨,五只热乎的蟹粉包就被挂在木门上。
她怕极了被再次抓回行宫幽禁,遂命令车夫快些赶路,如此情形却未真正杜绝,每次她遇到小难题,无形之中总有人为她解决。
将到洛阳时,于心然决定来个请君入瓮。故意在一家极其有名的酒楼之中酒足饭饱后,又点了一道宫中独有的菜,果然遭到了店小二的白眼冷声说他们店里没有。
夜里丑时过后,她就蹲在客栈门口,在窗纸上戳了个洞,等那助了她一路的“小神仙”现身。
未过多时,果然见一纤瘦身影偷偷摸摸自楼梯上来,手中提着个食盒。门外廊下的灯笼光芒微弱,于心然暂时没看真切那人的面孔,但是看身形应该是行宫的宫人。一个宫人怎么可能跟得那么紧,附近定还有行宫的守卫。
一路上尽走偏僻小路躲避都甩不掉他们,眼见就要入洛阳城了,她是不愿再被这么盯着,大力推开房门,一把抓住转身要走的宫人,“是谁叫你跟着我的?”
那宫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