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部分(1 / 3)
主,不用干活,出入也有人伺候。若是生在普通人家,平白少了个劳力,多了张吃白饭的嘴,岂不是成了累赘。”
可沈行在想,若她并非郡主,就不会第一个被牺牲。
世人道永昭帝与熹王对锦瑶郡主无限纵容,这份纵容里,或许还有几分愧疚。苏木从小就知道永昭帝和熹王对她的手伤十分介怀,刻意纵容她。她装作不知道,时不时就惹出些祸来,转头跑去找熹王与永昭帝帮她处理。他们在为她处理闯下的祸时,总会如释重负地松一口气。
被嫌弃演技拙劣的苏木其实演的比谁都好。
看沈行在神色不虞,苏木笑嘻嘻地凑过去道:“小侯爷不会在可怜我吧?”
沈行在淡淡看了她一眼,不置可否。他不可怜她,他只是心疼。
“没什么好可怜的。北豊将士的父母即便知道参军多半是一条不归路,不也还是将孩子送上战场。家国大义为先,普通百姓尚有此等觉悟,期冀着孩子能做个英雄。既冠着皇姓,我们只能比百姓做得更好。皆是为了北豊,将士们是英雄,”苏木昂起下巴,“我也是英雄。”
第61章 邀帖
苏木一脸求夸的模样, 沈行在扯了扯嘴角,“郡主实是北豊巾帼。”
苏木满足了。
沈行在却心情沉闷。懂事的人最为让人省心,他向来不喜任性胡闹之人, 但如今只愿意苏木能不懂事些,不顾及任何人的心情,别只有喝醉了才敢哭疼。
但她的性格已然养成,要改并非一两日的事情。
沈行在忽然道:“本侯不日便要动身去衢州。”
话题转的太快,苏木愣了一下才转过神, 不懂为何要告诉她, 茫然的哦了一声。
“郡主几时回上饶?”
“大约也是这一两日的事情。”
“本侯听闻郡主来岭州之时,府上几位姨夫人皆盼着郡主能觅得如意郎君。如今只身回上饶,恐怕几位姨夫人得了消息, 已然在上饶物色适龄人选了。”沈行在顿了顿,不情愿道:“待本侯再回上饶,许是能喝到郡主的喜酒了。”
就说了沈行在不可能喜欢她,哪个男人喜欢喝自己心上人的喜酒。苏木十分不服输,沈行在越是不在乎她,她还就越要将沈行在拿下, 让他明白打脸是什么滋味!
沈行在要去衢州,她便也跟着去, 路途漫长,总有拿下他的一天,还能躲掉姨娘安排的相亲,一举两得。
“我忽然改主意了。”苏木一拍桌子, “我也要去衢州。”
沈行在微一挑眉,“郡主去衢州做什么?”
“我近日收到秦故先生的信,他如今暂在衢州歇脚, 我与他许久未见,想去拜访一下。”她与教她书法的秦故自幼亲厚,以拜访秦故为借口,熹王也会应允。
苏木目光一转,弯着眼睛讨好沈行在,“小侯爷,能麻烦您捎带我一程吗?”
沈行在为难道:“本侯是要去衢州办正事的。”
“我很懂事的,定然不会给您添麻烦。”苏木立刻道。
沈行在现在这才勉为其难地答应。
苏木乖巧道谢。这一路上她就还不信攻不下沈行在了。
沈行在屈指将唇边笑意掩去。
苏木达到目的后也不久留,趁着老夫人还未起,又在郭宫的帮助下回到宁府。
宿醉过后,苏木的脑袋昏昏沉沉,随意的沐浴过后就往床上一栽,直到晌午才又起。
期间老夫人差人来请她过去,听说她还在睡,当她昨日闹兴过了头,也没让青簪将人叫醒。
苏木醒来去给老夫人问过安后,一出老夫人的院子便调转步子直接去了宁与静的院子。
宁与静的亲事已经定下,这几日都在自己房中绣要送给男方的腰带,见苏木来还有些意外。
“你来做什么?”宁与静一贯不给她好脸色。
苏木往绣桌前一坐,摆出一副与她唠家常的架势,“绣花呢?”
宁与静哼了一声,也不搭理她。
苏木语气稀松而平常,“说说吧,为何要救林远还要用我的名字?”说着眼疾手快地抓住宁与静险些要被针刺到的手。
宁与静手指一松,银针落在绣布上。她猛地把手抽回来,又捡起针,拿起绣绷佯装认真刺绣,“不知道你又在胡言乱语什么。”
“借我的名义救人之人一定认识我。我之前想着,若借我名字的是个伴读的丫鬟,那必然是个擅使弹弓、脾气泼辣的小丫鬟,若是一位小姐,岭州内我所认识的几位千金皆是温婉文静之人,唯一的可能便是那位救人的千金只是表面温柔,实则有颗侠义之心。早前我并未怀疑你,但你这几日格外反常,对林远的事情格外上心,我才想起我们小五,也是有一颗侠义之心的。”苏木按下她的绣绷,“我自小恶名在外,别人未必有胆子用我的名字,但你绝对是有这个胆子的。”
宁与静梗着脖子把绣绷一丢,“那你也只是猜测罢了,证据呢!”
苏木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