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来信 ...(2 / 2)
。”
“父亲的意思是?”关锦年本以为父亲会反对,却没料到他会这样说。
关老爷再次跺起步来,道:“你想想看,你若与两边都有来往,却又都没有深交,是不是反而对你更加有利?”
关锦年想了想,道:“可是父亲,若是如此,会不会将两面都得罪了?况且,若将来……”
“你不必怕,只要拿捏好度,不参与进党派之间的争斗,自然会有你的立足之地。你记住,你是在为皇上办事,你是主人,不,这全天下的主人都是皇上。这并非愚忠,而是你只有忠于那个人,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其中的学问还多着呢,等将来为父再好好告诉你。”
父子两人长久未见,相谈正酣,不必赘述。
再说毓秀成亲后不久,这一日,高家忽然派了人过来,说高太君想念孙女们,想接回去住两天。上官老夫人虽不舍,却也不好多留。
就这样,明珠和明霜回到了高家。当明珠抱着美貌猫走进院中的时候,当时就是一惊,怎的家中竟像变了个样子似的?只见下人们一个个都面带喜色,似乎发生了什么好事。
银蝶和红枝笑着接出来道:“小姐不知道,咱们家嫁去京城侯府的那位姑奶奶,如今已经升格为国公夫人了。圣旨刚颁下来没多久,京城送信人的就到了。老太太听了喜得不得了,给我们下人派了红包不说,连菜都加了好几个。”
“呀,小姐怀里的猫可真漂亮呀!”
明珠顺势将美貌猫交给二人,自己则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努力的在记忆中搜索关于这位姑母的事情。
她从未见过这位姑母,只是知道她是高太君唯一的女儿,名唤高敏珍,在家当姑娘时,十分的娇惯。后来嫁去了京城,据说夫家十分富贵,又很快生了儿子,地位稳固,是碧水城中各夫人和太太羡慕的对象。高太君每次提及这个女儿,语气中都是满满的喜爱之意。如今她成为了国公夫人,地位更加显赫,想必高家要开始得意一阵子了。
她觉得有些累,便索性丢开手,不再去想了,而是吩咐下人备水,准备沐浴。
与此同时,另一封信也被送到了高太君手中。
“……回禀老祖宗,大老爷在京中一切都好。”书童高文兴笑嘻嘻的道:“大老爷日日都惦记着老祖宗,也不知老祖宗身体好不好,吃得香不香,还特意让小的给老祖宗带好呢。”说着,跪下去磕了三个响头,道:“老祖宗万福金安,洪福齐天。”
“好,好。”高太君乐得合不拢嘴,“你这孩子,嘴可真甜,块赏快赏。”丫鬟珊瑚立刻用托盘呈上去一个荷包,总有七八两银子重。
书童高文兴笑着接过,又结结实实的磕了一个大响头,道:“文兴多谢老祖宗赏。”他一向嘴甜,长得也清秀,每次都能博得高太君欢心,对他的赏赐也很是大方。
高太君拆了信,接过丫鬟递过来的水晶西洋眼镜,看了半晌后,遣退众人,只留下了文兴一个,问道:“你跟我说说,你们老爷在京中究竟怎么样?”
文兴道:“回老祖宗的话,大老爷虽在三老爷处落的脚,却常常出门,也很少带小的出去,因此有些事小的也不知。不过,大老爷说了,他已将一切都在信上写明,老祖宗一看便知。小的看大老爷今日心情不错,想是一切顺利之故。”他偷眼瞄了高太君一眼,见她面上稍解,遂又重新低下了头去。
“也好。”高太君舒了口气,眼神望向了远方,自言自语道,“不如就这样做吧。”
第二日,高太君称有事,在房内召集了家下所有的主子。众人都还沉浸在喜意中,不知何事召唤他们。
高太君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半晌,才缓缓道:“近日我要出一趟远门,到京城去贺你们姑奶奶。”
余氏笑道:“这是应该的。只是母亲年纪大了,如今眼看着天气就要变冷了,不如等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再走也不迟。”
高太君道:“现在离天冷还早呢,事不宜迟,我已经查了黄历,十日后便是个好日子,就在那一日动身。”
她是目光从明佳、明霜、明秀、明沁等人身上扫过,最后,定格在了明珠身上,道:“而且,我还要带几个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