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5)
里有空吗?我约了好些朋友去山顶喝茶,其中有几位是和我家有生意往来的,你不妨也去,多认识些人对你以后做事有帮助的。”
彦青想了想,点头道:“那要劳你介绍了。”
“不敢不敢,只是尽小生绵薄之力而已。”他边说着,还做了个戏里的作揖动作。
两人相视而笑。
*** *** *** *** *** ***
到了二管家的住处,他正在给缸里的锦鲤喂食,小心翼翼的,比伺候主子还要慎重。
“开窗子?这不好办。”他努努嘴,把米粒丢给一条鱼,“那窗封了好些年头了,五年前我刚来凌家那会儿就是这样,说是老爷子的命令。”
“为什么?好好的封窗干嘛!”彦青有点恼了,“以前谁住那屋?”
“大管家。”他把手伸进缸内轻轻地搅动,望着锦鲤触目的红顶探出水面,呵呵笑了。
“那现在他人呢?”彦青很好奇,想起在帐本上见过的“尹振秋”三字,应该就是这位大管家的名字吧。
“大约是回乡了。我也没见过,据说是少爷们的远房兄弟来着,在这儿干了几年,人走了,名头还是留着的。”他说起这事颇有点愤愤不平,又跟彦青叨念着凌家很抠门工钱给得少等等。
彦青好不容易告辞,心中懊恼着窗子的事还是没有解决。要么明日见了振君再问问吧。他想道,见不远处姑母走了过来。
“姑母,有事?”他问道。
“已在这里住了好几天,我寻思着也该回去了。”她道。
“这么快?住得不舒心吗?”彦青问,莫非是那些太太们闹起别扭来对她不好了?
“怎么会?这儿有人陪我打牌聊天,我还真舍不得呢,可是再不回去,你爹妈要着急了。”她叹气道。
彦青冷笑了一声:“管他们呢!”
姑母急道:“不好这么说的,他们毕竟是你双亲……”
“姑母,不是我说你,你把自己一辈子都搭进去了,他们又给了你什么?出了事,收拾烂摊子的是你,论到我来凌家这种小事,随便找个老妈子或仆役什么的陪着就好了,偏偏也差你来!既然来了,有得玩就玩,何苦把他们放在心上?”彦青越说越激动。
姑母慌了神,颤着声音道:“好啦好啦,这种事私底下骂几声也就算了,在人家的屋檐下说自家的不是,给人听了不是笑话嘛!”
彦青喘了口气,把怒意压了下来:“那,你什么时候走?我给你买船票去。”
“早让人订了,明日下午的。”姑母道。
“好吧,明天我送你。”
*** *** *** *** *** ***
彦青记得他们出游的那天风和日丽,凌振君穿着对襟开的米色绸褂站在门口等他,笑吟吟的。坐在黄包车上,望见远处的山坡青葱得仿似能凝出水来。
心情不禁好了许多。
到了山脚下,振君的朋友们都在了,互相打了招呼。
彦青心里明白,这些人不过是他的酒肉朋友,也没有深交的可能,于是依旧静静地站在振君的身边,别人和他说话时,才答一两句。
有人提意快上山吧,晚了茶馆里就没好位子了。凌振君却道:“还差一个人呢。”众人都问:“还差谁?我们哥几个不都在了吗?”
“我还请了段老板段小云,快到了吧,大家再等等。”
原来是他。
有人嘿嘿地笑起来:“段老板文文弱弱,怕是爬不上山顶的,到时怎么办?凌兄,难道让你背他不成?”
众人都笑了。
凌振君反而大方地答:“既然是我请来的人,让我背也是应该的。这么着吧,这里的人谁累了爬不动了,我都负责!”
众人笑道:“凌二公子果真是风度不凡啊!”
彦青则在心里骂了他一句,不再听他们的傻话,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山路。
*** *** *** *** *** ***
这个时候太阳已升至头顶了,小摊贩们多了起来,卖茶叶蛋的,卖麦芽糖的,还有卖臭豆腐的,熙熙攘攘地将山脚下围了个水泄不通。
穆地,彦青看见一个小女孩拎着个竹篮站在人群中,脆生生地叫卖着:“莲蓬头要吗?又香又甜的莲蓬头要吗?”
彦青走过去问:“怎么卖?”
“一文钱五个,先生买几个尝尝吧,不甜不要钱。”小女孩举起一个莲蓬说,“您看,刚熟的,新鲜着呢。”
彦青接过手来,见那莲蓬呈墨绿色,边上翻起了一圈焦黄,已不似那日初来时摘的那般幼嫩了,心想下午要送姑母走,不如带给她尝尝。
于是买了五个。让那女孩子用旧报纸包了给他。
随口问她几岁了,念书没有。
小女孩答:“八岁了,水上人家,代代都不识字的。”
彦青心生怜悯,多给了她几钱。
凌振君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