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宫斗不如当太后 > 番外之儿女

番外之儿女(3 / 4)

眼,姐姐才会长成如此性情啊。”

唐师师听到抿嘴笑了,轻轻点二女儿的额头:“就你能说会道。”

唐师师这些年来,除了不省心的大女儿,其余时间确实过得顺心如意。赵承钧兑现了刚成婚时的承诺,多年来未置任何妾室,一心一意守着妻儿。后来臣子以赵承钧唯有一子、子嗣稀薄为由,劝赵承钧扩充后宫,被赵承钧公开驳回了。

去年,唐师师生出第二个儿子,这回彻底让所有人闭了嘴。眼看太子年纪渐长,帝后感情稳固,谁还不长眼,提后宫的事情呢?

陛下不好美色,不恋新人,这于家于国都是好事。别的不说,仅说陛下空置六宫,遣散宫女,光一年能给国库省出来的钱,就足够让许多人闭嘴了。

唐师师其实也不在意臣子的看法,若说她刚成为皇后那会,或许会顾忌一下,但现在就完全无所谓了。很简单,宫里又没有太后,就算群臣对她不满,又有谁能管她呢?

最开始宫中是有两位太后的。然而在赵子询叛乱那年,姚太后参与政变,之后畏罪自杀,自缢身亡,和多年前殉葬的恭烈贵妃死法一模一样。后面又过了三年,武宗皇后姚沛儿郁郁而终,死时才二十三岁,至死都是处子之身。

姚沛儿死后,南阳长公主悲痛难忍,成日以泪洗面,没过多久就病倒了。同年冬天,南阳长公主死于寒夜。至此,姚家最后一座倒了,很快彻底败落下去。后宫属于姚太后的时代彻底消亡,转而进入的,是唐皇后独宠时代。

这些年,有赵承钧在,唐家生意迅速发展,印有“唐”字的分号已经开遍大江南北。唐明喆虽然势利,但经商确实是一把好手,唐家的几个孩子也遗传到唐明喆的商业天分,这几年各领一边,都混的风生水起。唐家几个少爷虽然不是林婉兮生的,但是他们知道林婉兮才是真正决定他们命运的人物,一个个对林婉兮争相讨好,几个少奶奶更是抢着侍奉林婉兮。

唐明喆人到晚年,不知道怎么念起旧来,遣散了众多妾室,陪林婉兮过起日子来。但是林婉兮心情早已时过境迁,她不怎么搭理唐明喆,逢年过节进宫看看几个外孙、外孙女,平时在自己院子里养花逗猫,过得平静安宁,自由自在。

年轻时唐明喆沾花惹草,年老后,轮到林婉兮不屑一顾。

林婉兮不理他,唐师师更是正眼都不看,唐明喆只能将感情倾注给几个孩子。赵子诰兄妹几人,从出生起,手里的钱就没有断过,过生日时不是收酒楼就是收地契,唐明喆有一次想给孩子送赌坊,被唐师师骂了一顿,才遗憾作罢。

赵静姝能养成那样骄纵的脾气,和习惯用钱表达爱的外祖父,也有一定关系。

好在唐明喆有商人的贪,也有商人的谨慎。虽然有个皇帝女婿保驾护航,但他做生意依然十分谨慎,不该碰的绝对不碰,跟政坛也井水不犯河水。唐明喆知道,唯有这样,唐家才能永葆富贵。

赵承钧很满意唐明喆的分寸感,故而对唐家的生意呈默认态度。而且唐家包揽了好几项皇商,每样都挣得盆满钵盈,每年给内库输入不少供银。这一点,赵承钧也不得不服,双方达成合作模式,倒也相安无事。

父母健在,儿女绕膝,上面没有婆婆压制,下面没有小妾闹心,唐师师的生活似乎再没有什么不满了。如果非要说,那就是正在长大的孩子们。

唐师师看着眼前几个孩子,颇为感慨。算上外面那两个憨憨,她和赵承钧共育有四个孩子,长子赵子诰,长女赵静姝,次女赵静蓁,次子赵子言。

其中赵子诰十一岁,赵静姝九岁,赵静蓁六岁,赵子言才一岁。

赵子诰四岁启蒙,和王家七郎王桓一起读书,去年封了太子。赵静姝也从小请了西席,只不过,效果非常有限。

赵承钧当初给赵静姝起名字的时候,正值多事之秋,外有二王叛乱,内有赵子询、姚太后政变,他回宫平叛没一个月,赵静姝就出生了。如两人所愿是个女儿,赵承钧给女儿取名“静姝”,取静女其姝之意,希望女儿一生太平,无灾无难,也给动荡多难的永初之变彻底画上句号。

后面政局倒是稳定下来了,赵静姝却逐渐长成相反的模样。赵静姝完美继承了唐师师的作和赵承钧的小心眼,连唐师师这个母亲见了,都没法违着良心夸女儿乖巧懂事。

先前闲话时,赵承钧曾和唐师师开玩笑,如果女儿像她,以后恐怕不好找婆家。当时唐师师听了特别不高兴,但是现在,赵静姝才九岁,唐师师就开始愁驸马的事情了。

后来第三个孩子出生的时候,还是女儿,赵承钧怕了,不敢再取女孩特性太重的字,故而拟了“蓁”字。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这个字雅俗共赏,宜男宜女,想以此压一压女儿的娇气。没想到,二女儿却十分聪慧安静,从小就不哭不闹,展露出淡定从容的大将风范。唐师师有时候都怀疑,上面那两兄妹遗落的智商,全长到赵静蓁身上了。

小儿子才会爬,现在还看不出来,唐师师看着粉雕玉琢的小儿子,说:“你以后可不要学你长姐,多长脑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