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报仇要双管齐下(4 / 5)
知府等人以此为豪,没人敲鸣冤鼓,说明他的辖区内无奇冤,这也是他的政绩。可今天,鸣冤鼓响了,还是趁谨亲王和裕郡王都在的时候响的,这不是给他添堵吗?
衙役头目匆匆跑进内院,将抱在怀里的血书和状纸呈上,施礼说:“回三位王爷,回两位大人,是十七名自称林家旧仆的人告沈阁老及沈阁老之妻万氏、长子沈慷、儿媳杜氏、杜氏之兄杜纺勾结恶仆、谋财害命的案子。”
刘知府看了裕郡王一眼,面色变得很沉重,拿过状纸仔细看。卢同知和师爷幕僚都意识到这件案子太大,也顾不得规矩了,就同刘知府一起看状纸。裕郡王看了看血书,又叫过来报信的衙役头目,仔细盘问告状者的情况。
谨亲王拿过血书,不痛不痒叹气道:“这回沈家可有麻烦了。”
四皇子掩住眼底兴奋的精光,以沉谨的语气说:“或许是有人要诬告沈阁老。”
“你写血书、敲鸣冤鼓诬告一个死人哪?不知道此举的后果吗?你长的什么脑袋?”谨亲王斥责了四皇子,并招呼高长史过来看血书。
“多谢王叔祖教诲,孙儿愚钝。”四皇子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有另一番算计。
“老高,你看这个名字是不是周勤?”谨亲王看血书看得眼花了。
“回王爷,是,周勤和张款都是打理林阁老府上店铺的管事,还跟我们府上打过交道呢。属下记得当年要不是周勤帮忙,先王妃那个铺子会亏得血本无归。”
谨亲王拍拍脑袋,说:“本王记起来了,林阁老夫妇去世之后,本王还邀请周勤到王府当差,他婉拒了。这些年不见,他今天来告状了?本王去会会他。”
“回王爷,周勤死了,他的名字被圈起来了,这上面也写着死于哪一年呢。”
“王叔祖,今天可是清明节,周勤要是来……”
“小兔崽子,就你知道?”谨亲王拿起血书就四皇子的脑袋上打去。他是不拘小节的人,常骂几个皇子是小兔崽子,皇上听了也不过一笑了之。
四皇子阴测测地说:“王叔祖,说不定林家旧仆真有奇冤,你看周勤……”
“本王不管,本王出去赏雨,你们处理,就当本王不在。”谨亲王披上雨衣刚要出门,天空划过一道亮光,雨停了,停得很干净,连一丝都没了。
高长史轻声说:“王爷,依属下看这事很蹊跷,王爷还是别出去了。”
“雨都停了,本王还赏个球呀?还是去看热闹吧!”谨亲王抖掉雨衣,冲刘知府挥手道:“你还不升堂?耽误久了,人家还以为你暗通情报、暗室谋私呢。”
“臣不敢臣不敢。”刘知府看了裕郡王一眼,挥呵衙役,“赶紧升堂。”
谨亲王见裕郡王脸色阴沉,皱眉道:“你哭丧着脸干什么?你爹死了?呸呸呸——你爹还没死。人家申陈年奇冤,关你屁事?你看你那张脸跟死了人似的。”
裕郡王知道他这个爹是什么性子,不管谨亲王怎么呵骂他,他都习惯了,根本不在乎。今天更是如此,他没心情理会谨亲王了。邺州石墨矿是他的产业,而且是他外祖家陪嫁给他母亲,又转到他名下的产业,与谨亲王府关联不大。最可气的是,林家旧仆在石墨矿呆了十几年,死了那么人,他竟然毫不知情。
这是沈逊父子亦或是沈贤妃给他送的“厚礼”,他该怎么谢他们呢?
……
鸣冤鼓响起时,沈荣华就和水姨娘带着连成骏给她安排的人离开了府衙,直奔沈家而去。她要双管齐下,总之,今年清明祭祀林阁老等人的方式别具一格。
沈荣华只带了初霜、雁鸣、山竹、鹂语、白雨五个丫头,这是沈家安排给她的下人。水姨娘只带了红玉和青玉两丫头,蛇青、蛇白及蛇妈妈等人早已以另一种方式进入沈家了。佟嬷嬷也来了,带了七八个健壮的婆子,都是庄子里身手利落的人。连成骏另外给她安排的人都隐藏起来了,沈荣华有危险他们才会出现。
此时刚进午时,沈家门口的白灯笼还没摘,这说明参加祭祀的沈氏一族的人还在沈家,估计要等用过午饭才会离开。沈荣华和水姨娘等人来得很巧,正好趁此机会给他们上一道“大菜”,说不定就是某些人最后一顿饭了。
门人看到沈荣华等人,轻蔑嘻笑,“这不是二姑娘吗?你来干什么?老太太和大老爷给下人传了话,说你已被逐出沈家,族谱除名了,你还是请回吧!”
“打。”
山竹快速出手,只用了三四招就把几个门人打得头破血流、满地打牙了。大门内的婆子小厮看到门人被打,想进去报信,又被先进去的蛇妈妈狠打了一顿。
沈荣华亲手推开大门,大步向前,呵令众人,“去梧桐苑。”
蛇妈妈冲沈荣华点了点头,带上蛇白,又召来虫六等人,向另一方向去了。
佟嬷嬷带几个婆子前面开路,山竹和蛇青紧随其后,沿途有阻拦询问者必揍无疑。一行人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到了沈慷及妻妾子女居住的梧桐苑。
沈荣华站在梧桐苑大门口,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