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金莲篇(6)(4 / 6)
晚上回到家,吃完晚饭,白玉莲与潘母看着那一堆炊饼叹气,倪溪独自坐在院子荷花池旁边的秋千上,静静思索着。
很明显,这炊饼的生意不能再继续做下去了,她们争不过那些老卖家,再做下去只会赔钱。
而且,炊饼赚的也是一些小钱,而且收入固定,没听说过那个卖炊饼的发家致富了。
得换一样东西……
但是,换什么东西呢?
倪溪苦苦思索着,首先,那样东西最好是独特的,不能是大众化的别人也会做的,这样的话就没有差距了,其次是,那样东西得好吃,能够吸引住顾客。还有就是,最好是小本买卖,前期不需要投入多大。
想了半天,还真给倪溪想出一样东西来。
灌汤包!
光听名字就可以想象到多么好吃了,薄薄的皮里面包裹着香喷喷的肉馅,咬上一口,浓香可口的肉汁水随着肉馅一起进去嘴巴里,要多好吃有多好吃。
而在宋朝,也有一种食物叫做“灌浆”,就是将汤汁灌入包子中的,与灌汤包原理差不多。倪溪曾经尝试过,汤汁还行,但是皮特别的厚,而且卖的老贵了,一个灌浆居然要半两银子。
也因此,这种灌浆一般都是大富大贵的人家才吃,普通人吃不起,没有流传到市民群众中来。
就这个了!
倪溪坚定了做灌汤包的想法。
想到就去做,倪溪匆匆的出门,去买了大骨和猪肉猪皮,还有大葱,各种香料。
到了厨灶,将食材洗干净后,倪溪将猪皮与大骨一起放进铁锅里,加入盐和各种香料一起大火熬炖。
另一边,她开始和面剁馅,和好面,猪肉剁成肉糜,与大葱拌在一起加上调料和盐调味,将包子馅被好了。
灶台上,热气腾腾,炖大骨猪皮的香味把还未睡的白玉莲也招过来了。
“姐姐,这么晚了你做什么好吃的呀?”
倪溪神秘的笑,“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大骨用大火熬制了将近两个时辰,总算好了,倪溪打开锅,浓郁的肉汤扑鼻而来,里面的猪皮和大骨都要熬化了,看起来糊糊的。她用汤勺撇开浮沫,将里面的骨头残渣捞了出来后,敞开锅盖晾里面的汤糊。
汤糊晾好后,凝结成半透明的块状,被倪溪取了出来,切成了丁状,与肉馅伴在了一起。
白玉莲好奇的看着这些,跟着忙上忙下,等两人将包子做好放进蒸笼后,白玉莲已经瞌睡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你先去睡吧,一会儿我叫你。”倪溪盯着蒸笼,双眼发亮。
白玉莲听话的去了。
迷迷糊糊的睡了一会儿,白玉莲被倪溪叫醒,“好了你尝尝。”
倪溪手中端着一个盘子,里面放着三个晶莹剔透散发着香气的包子,那香气诱的白玉莲立马精神了。
“好香。”
她忍不住说道,在倪溪的示意下拿了一个包子,低头咬去。
哇,好烫!
但是好好吃……
一口咬下去,肉汁又鲜又香,好吃的让她恨不得连舌头都咬下去。
不顾烫人,白玉莲又赶紧吃了第二口,第三口……一眨眼,一个包子就被她飞快吃完了。
“好吃吗?”倪溪问。
白玉莲吃的腮边鼓鼓的,特别可爱,她豪气万丈的说道:“特别好吃,今晚这盘我全要了。”
倪溪失笑,不过也放下心来了。白玉莲这丫头越长大嘴越挑起来,如今她这么喜欢,更别说一般人了。
第二天潘母潘玉生两人起来,也尝到了倪溪所做的灌汤包,两人都觉得十分好吃。这样一来,改做灌汤包的主意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潘母也信心大增了,与白玉莲一块向倪溪学习做灌汤包,三人在厨房里忙活了半早上,终于蒸好了一百个包子。
去的迟,集市上的人已经不多了,不过在三人的吆喝下,一揭开灌汤包的盖布,肉香四溢的包子很快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有人问:这包子,怎么和普通的包子好像不一样啊,别的包子可没有这么香的。
白玉莲神采飞扬的说:“这才不是普通包子,我们做的是灌汤包!”
“灌汤包?”
“莫非是灌浆?”
“要不尝尝吧。”
有人意动,问:“这包子怎么卖?”
“三文钱一个。”倪溪指了指旁边让潘玉生早上书写的几个大字。
“潘氏灌汤包,三文钱一个”
这么贵了,那人不乐意了,“炊饼才卖一文钱一个,肉包子也才两文钱一个,你这劳什子灌汤包怎么这么贵?”
倪溪笑吟吟的解释道:“这位客人,灌浆现在都卖半两银子呢,我们家的包子比灌浆更好吃,才卖三文你绝对不吃亏。”
见那人犹豫,倪溪又加了把火:“要不这样吧,不好吃我白送给你吃?”
那人这样一听,瞬间同意了,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