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吟诗(1 / 2)
六十五、
“倒是本宫扰了你们的雅兴了, 你们这是在作何?”柳皇后让诸人免礼, 温和问道。
“回娘娘, 我们正作诗呢!这园子里菊花开得正好,此情此景, 不多做些诗倒是可惜了, 听我娘亲说昨儿这边送来了不少螃蟹, 今儿让人蒸了,送来, 只是·····如今还早, 我娘亲说要过了晌午才行。”回话的是宁溪郡主, 因为和柳皇后还算亲昵, 从亲缘上来说,是柳皇后的亲侄女, 又是家中掌上明珠, 平日里倒也不拘束,如此说话惯了。
待这话连珠炮似的说完, 后边的嬷嬷登时冒了身冷汗,郡主这可算是失礼了。
“啊!皇后婶婶,你可不要与我母妃说,不然她肯定又要说我不知礼了!”话一说完, 这宁溪郡主方才自悔失言, 连忙掩口。
“无妨,本宫与你母亲说,让她不要责怪你。”柳皇后笑道, 不知你们在做什么诗?
“秋日赏菊,自然是菊花诗最应景,方才臣女们正商议着,要拟些什么题呢!”宁溪郡主上前来,搀着柳皇后往前去,来到这亭子中。
“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这几个题倒是有些意思。”柳皇后点点头。
“这都是薛侍读和史侍读昨晚拟的,臣女也觉得不错。”宁溪郡主笑道。
“薛侍读,史侍读?”
宝钗和湘云连忙来拜见。
柳皇后正门会不知道这两人是谁,自从知晓这二人于荣国府关系匪浅,心里早就留了影儿。
“果然是端庄大方,昳丽非常。”柳皇后见宝钗和湘云都是容姿出众之人,赞道。
宝钗听了心中自然欢喜,须知有了贵人这样的评价,对自己日后而言自是有不少好处。
“宝姐姐最会照管人了,心思又细腻周全,近日里十一叔不是病了么,臣女正想说荐了宝姐姐去服侍呢!皇后婶婶,要不然您帮忙说说。”宁溪郡主又‘天真烂漫’道。
“这可不是本宫说了算的,宁溪慎言,你年后可就要出嫁了,到时候可莫要折了我皇家的脸面!”
柳皇后听到如此,立时冷了脸,她早就知晓,宁溪郡主是倒不是不知礼,只是故意做出些天真烂漫直爽的模样罢了,这样若是偶尔犯些小错,便可以用这一借口搪塞过去,然而柳皇后并不想给她多好的脸色,一个侄女辈的姑娘家,竟然插手起叔叔的事来了。
“臣女失言,还望娘娘恕罪!”宁溪郡主连忙跪了下来,其它人见了也自然相继跪下,于是这些姑娘们又跪了一地。
“平身吧!所谓祸从口出,还望你以此为鉴,以后莫要再如此了,你们自己作诗,莫要扫了兴致。”
没想到这十一弟还没谋到黛玉这一门婚事,却是有侄女想要往他房里塞人了,当真可笑!
柳皇后说罢也无心再去关心什么作诗一事,摆驾离开。
黛玉瞧着这宝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知她此刻心中如何想的,就算是能到那安乐王身边服侍,依着宝钗的身份,怕是连侧妃都够不上,也不知她是如何打算的,莫不是要与人做妾。
柳皇后欲走,黛玉也无心和这些人再次吟诗作赋,自是随着柳皇后离去。
皇后娘娘銮驾已远,众人才敢起身,探春瞧着黛玉远去的背影纤纤,方才反应过来,她们慌忙跪拜之时,黛玉却依然立在柳皇后身边,想来这皇后应该是十分喜欢黛玉了,只是为何觉得自己方才所跪之人,竟好似黛玉一般,约莫是这皇后娘娘与黛玉有些神似吧!
这一群姑娘中,宁溪郡主身份最为尊贵,是以众人也不敢说什么,宝钗虽然因为此事尴尬,然而一向最会为别人打算的她,怎么会让郡主难堪。
“多谢郡主,因得臣女这一介侍读,委屈郡主了。”背过身来,宝钗‘真心’感谢道。
“是我看岔了眼,原想着我这个婶婶是个软和好说话的,只恨有些人就是看着个出身,却见不着你的好。”见宝钗如今还想着自己,宁溪郡主更加感动,下定决心要尽力为她谋一门好亲事,这样日后来往,她在这京中也好有个伴。
······
······
“这院里的菊花果然不错,难怪这些姑娘们想着要做些诗词应景。”柳皇后顺手从花盆里摘了朵绿菊。
这园子她才是第二次来,昔年这里的菊花还没那么繁盛,种类也不比如今,也是这一年年,慢慢培植出来的。
“不知娘娘可有兴趣一吟?”黛玉相邀道,刚刚见了前世那几个诗名,倒是勾出些想吟诗的念头来。
“昔年本宫在漠北,那里不比中原,能找个先生教书识字便是不错了,是以并没有学过诗词格律,后来大了,家中藏书也多了,虽然能看不少诗,但是要本宫作诗,那是万万不能的。玉儿出身书香门第,不知今日可否做上那么一二首。
“方才臣女见那几个题,倒是想到几首,只是要尽数作来,却是不能的。”黛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