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1 / 2)
一眨眼, 就到了四月初八, 柳太后的寿宴热热闹闹办了起来。
参加寿宴的除了后宫女眷,还有王亲贵胄家的女眷,其中就包括柳太后娘家晋国公家的女眷。
为了仪常在的事情, 国公夫人梁氏多次求见柳太后, 可太后除了大年初一见了她一回, 之后就一直闭门不见。
这次趁着太后寿宴, 梁氏花重金购置了一座精美无比的“双鱼兆瑞”玛瑙花插, 这花插是用一整块南红玛瑙雕琢而成, 红似飞霞,晶莹剔透,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美不胜收。
这礼物一献出,就连看惯了珍品的柳太后也面带惊异之色, 不由得多看两眼, “这座玛瑙花插很不错, 哀家很喜欢。”说着,她对身旁的万嬷嬷吩咐道, “等会儿去畅音阁听戏时,将梁氏跟仪常在的位置安排在一起吧, 她们母女俩许久没见,正好让她们说说话。”
万嬷嬷应了一声,转身将这消息跟下座的梁氏转达,梁氏立刻喜逐颜开, 朝着柳太后这边拜了拜。
宫外女眷献礼完毕后,皇后这才带着后宫妃嫔来到寿康宫祝寿。
许皇后作为后宫之主,自然是献礼第一人。
“臣妾奉上县圃饮和玉凤砚滴一尊,祝太后福如东海,日月昌明,松鹤长春,春秋不老。”许皇后说罢,身后的宫女便将礼物献上。
柳太后看着那尊玉凤砚滴,轻笑道,“县圃饮和,嗯,好名字,皇后的礼物很好。”
台上言笑晏晏,正在萧容华身旁的盛南晴发出文盲的声音,“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萧容华轻声道,“这‘县圃’呢,乃是昆仑山上一处仙境的名字,至于这‘饮和’二字,则出自《庄子》,谓使人感觉自在,享受和乐。”
盛南晴讪讪一笑,“原来是这个意思。”自己还是读书太少了!
“这砚滴虽然乍一看普通,但你仔细瞧瞧那玉质,晶莹洁白,细腻滋润,几近无暇。光是这块玉就价值不菲,更遑论那精巧的雕工……这份礼物能做到不惹眼,又能让收礼之人感受到其中心意,皇后娘娘真是费心了。”萧容华夸道。
盛南晴颔首,“送礼真是门技术活。”
“你准备了什么礼物?”萧容华侧眸问道,她准备的礼物是父兄从南方购置的一件鹤鹿仙龄碧玉壶。
“呃,反正跟你们送的礼物相比,我的礼物算不上贵重,是我自己绣的一块屏风。”盛南晴谦虚一笑。
台上献礼还在继续,诸如万寿如意、冠服簪饰、靠背坐褥、围屏炕屏、佛像经卷、佛前供器、彝鼎古玩,各种各样,应有尽有。
看着其他人送上的礼物,盛南晴心里却是越来越虚——跟别人准备的礼物一比,她这个真的有点寒酸啊!现在只希望亲情牌能起点作用。
没过多久,就轮到她献礼了。
“嫔妾初月阁良媛盛氏给太后拜寿,祝太后命比乾坤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说着,身后四个太监一起抬上一个用黄布遮掩的大件来。
左边坐着的庄容华笑道,“看样子盛良媛是送了件大礼,我真是好奇,不知道是什么好宝贝呢。”
这段时间景帝接连宠幸盛南晴,已然有些招眼。这会儿庄容华这样说了一句,众人的目光更是齐聚在盛南晴和那礼物身上,那看热闹的目光中有不少是带着淡淡恶意的——
毕竟大多数妃嫔奉送的贺礼都是从宫外寻来的珍宝,而据她们所知,这盛良媛连个像样的娘家都没有,也未曾跟宫外有所接触,所以她贺礼的来源无非两处:一处是让造办处帮忙做的,但造办处的东西就那样,毫无新意可言。另一处便是自己亲自做些东西,比如绣个花,写个字什么的,勉为其难算是一件贺礼,但难免寒酸了。
要是盛南晴送了个寒酸的礼物,又多了个可供嘲讽的话柄了。
众人直直的看着厅中的人,等待她下一步动作。
“嫔妾奉上万寿无疆松鹤座屏一件,还望太后喜欢。”
盛南晴忽略周边的视线,伸手将遮掩的黄布掀开。
那是一座很雕松鹤纹的黄梨木座屏,屏风上绣的不是什么花草鸟虫或者锦绣山河图,而是无数个仿佛数不尽的寿字,每个寿字用金银丝线绣成,在明媚的阳光中闪闪发光,无比耀眼。
虽然绣工平整细致、心思也算灵巧,但就一座绣屏,还是显得普通,并不出彩。
“还以为她送了什么好东西呢,不过一座绣屏罢了。”
“当过宫女的人,你指望她送的东西能多好?”
“听说陛下赏赐了她不少好东西,没想到她这般扣扣索索,真是上不了台面。”
周遭响起窃窃私语,或鄙夷,或嘲笑,或得意。
但上座的柳太后、皇后,还有几位高位妃嫔,仔细看了这屏风后,皆神色微变,眸中带着不小的诧异。
淑妃樱唇微微扬起,柔声道,“这字,瞧着好像是陛下的字迹。”
此言一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