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彼此明白(2 / 3)
“应该的。我们家又不差那点米。”
“小五提前通知了,我们家损失不大。”在洪水来前,他们家的水库和鱼塘就全部放水。
卖鱼赚了一笔。
附近宝鸡镇的不少水库都缺堤了,里面的鱼大批大批的涌出来。简直就是鱼自己游上门来。
损失不少。
“现在水库和鱼塘都已经开始蓄水了。”
蓄水了,也不能立刻就放鱼苗,还需要再等一等。
在放鱼苗之前,还要先净水。
“明年中旬就能放新的鱼苗了。不过,小五说了,要科学养殖,要看什么养鱼书的。哎。反正我不太懂。”
“小五说我们家的水库不能再随便的养那些没有营养价值,买不出高价钱的草鱼了。小五说,要养着一些有营养价值的鱼类......还要养一些大螃蟹。大螃蟹没有半点肉,吃起来也不方便。不过,小五说,螃蟹养得好了,也赚钱。”
“读书人的脑子,我们跟不上。”阿公是一脸的骄傲,“小五还说要给我介绍什么农场专家,教人种田的专家。”
陈白羽看了阿公一眼,很想提醒阿公,她说的是种果,不是种田。
“......果园增加柠檬,百香果,莲雾这几种水果。哎。我是第一次种,没想到还种活了。说起种果,我都不好意思认第二......”
陈白羽嘴角抽抽,还真敢说。
让陈白羽哭笑不得的是,李天朗居然捧着阿公夸赞,差点就把阿公夸成了世界级的果农专家。
黄华伟和李致远似笑非笑的看了陈白羽一眼,然后端着酒找大腿去了。
“我就是经验足够。不过,种什么还是要听小五的。小五读书好,学习的是科学种植。听说科学种植出来的橡胶一根就有一斤重......”
李天朗有些接不下了,谁这么夸张?
一根香蕉一斤重,还真敢说。
“小五要种那么多柠檬,也不知道有什么用。这么酸,外面的人喜欢吗?”
如果是以前,阿公肯定会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让大家安排他的意见来执行。但自从陈白羽承包了农场的果园后和水库后,阿公就喜欢事事问过陈白羽的意见。
在阿公看来,陈白羽聪明能干,问她准不会错的。
他家陈小五从小就聪明、能干,不仅会读书,还会种果、种田。
现在回想起来,陈小五从小就不一样。
阿公突然想起,小时候的陈白羽真的不像一个孩子,听话的让人意外。好像,除了亲人去世,就没有见陈白羽哭过。
在陈白羽小时候,别说什么摔倒、碰伤之类,就是头顶长浓疮,痛得直咬牙的时候,她也不哭一声,流一滴眼泪,叫一声痛。
她一直都是乖巧听话的,安安静静的坐在阿祖的摇椅旁边,玩着自己的小游戏,哄着阿祖高兴。
现在想想,真不愧是大人物的家的孩子。
阿公突然怀疑,陈小四也聪明能干,难道陈小四也是大人物的儿子?
好像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天朗,你年纪也不小了,有女朋友了没有?”
李天朗偷偷的看了陈白羽一眼,“暂时没有。”他还没有表白呢。
“哎。我家阿一和小四也没有女朋友。我就担心他们带个鬼妹回来。”
鬼妹是农场人对外国女人的统称。
“阿一和小四的年纪也不小了。”阿婆一直担心陈一元和陈辉年找不到合适的女人当妻子。
找了个不合适的女人,即使有金山银山,日子也不快活。
以前,村里的人结婚都是亲戚朋友介绍,都知根知底,脾气性格如何一清二楚。哪像现在,自由恋爱。
看的多数是脸,至于性格脾气如何?
好像都不太在乎了。
有些人一见钟情就结婚,然后不合适了,就闹着离婚。现在的小两口对待婚姻和过去不一样了。
过去,夫妻两人的关系不好了,就合力想办法修补,调整态度,然后去迎合维护一段婚姻。
磨合久了,日子就顺了。
但现在的小两口不是这样的。
关系不好?
那是性格不合,分手。
常吵架?
那是感情不和,分手。
婆媳矛盾严重?
你妈又没有养我,我没有义务迁就你妈,分手。
对了,现在的婚姻就像陈小五说的丝袜,三元十双,谁愿意补?换,换,换。反正成本不高。
哎呀。
现在的小年轻。
阿婆是真的担心陈一元和陈辉年。
要是找了个不会过日子的女人怎么办?
想想,就忧心。
“你也应该要找个女朋友,好好过日子了。”阿婆是真心关心李天朗。
李天朗笑着点点头,“好的。我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