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迎着风雨回家去(5 / 7)
上辈子,阿爸就考了好几次。
当然,这个好几次是比较委婉的说法,至于具体的次数一直被阿爸要求保密。
第一次笔试不及格,阿爸回来骗大家说没有交卷,没有分数。但被阿妈发现了,然后在兄妹几个面前笑话他。
阿爸下定决心,第二次一定要过。但很可惜,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都没有过,然后......第十三次,终于过了。
现在回想起来,陈白羽都要感慨阿爸的坚韧。
不过,阿爸的年纪虽然大了,但开车很稳,给人一种很安全的感觉。阿爸做事从来不急不躁,所以他开车也是稳为上,是那种严格按照交通规则开车的人
陈白羽是绝对佩服的。
因为阿爸的车技比她要好很多。
陈白羽拿到驾驶证的前三年压根就不敢一个人上路,她不担心自己撞到别人,但担心别人来撞她。
事实也是如此。
每次都是别人来碰她,不是侧身而过,就是被追尾。每次,陈白羽都委屈的和阿爸撒娇,埋怨,别人为什么总来撞她。
后来没有办法了,陈白羽在车上贴上‘新手上路,大家注意避让’的红纸。但上路的时候,总会被别人围观。
陈白羽就试过有司机为了探出头看她车上贴着的红纸而撞上了她的车尾。
每次,她埋怨,阿爸都是一脸无奈的表示:别人来撞你,那是因为你妨碍了地球转。把商务快车到四十,别人不撞你撞谁?能把商务快车开到四十,你也是能耐。
陈白羽因为怕别人撞,一般都是龟速。
然而,很不幸。
她越是龟速,就越多人撞她。
“我决定了,明年就让阿爸去学开小车。然后买车,以后给我做司机。”
“做梦比较快。”阿妈在陈白羽的后脑勺上拍了拍。
陈白羽笑呵呵的朝着阿妈皱了皱鼻子。
第二天,陈白羽和爸妈一起准备出发。宝阳镇和宝鸡镇附近的人相约在这一天一起回家。
陈白羽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摩托车一起走。相对于以前在电视上看待的场面,现在的情景更让陈白羽感触甚大。
相对于其他那些绑着大包小包的摩托车,陈白羽家已经算好的了,没有什么行李,就三个人。
陈白羽坐在爸妈中间,不用受尽冷风吹。但即使这样,陈白羽也在摩托车帽里面加上了毛线帽保暖,毛线手套更是少不了。
还用一条大围巾把一张小脸包裹住,就露出一双眼睛。
阿爸也戴着摩托车帽,但没有在里面加毛线帽,也拒绝了陈白羽的大围巾,说不方便。
陈白羽还给阿爸买一副墨镜的,免得被风吹得眼睛不舒服,但阿爸拒绝戴。理由是戴不惯,总感觉脸上有什么东西,想要拿走。
“出发了。平安到家。”阿爸戴上手套,“坐稳了。”
陈白羽感觉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只能贴着阿爸的背。
因为被夹在爸妈中间,陈白羽的感觉还是好的。
最冷的应该是阿爸了。
陈白羽看了一眼旁边摩托车上的人,不认识,不过应该也算是老乡,因为家在同一个方向。
一个男人开摩托车带着一个女人,后面还绑着好几个蛇皮袋。
蛇皮袋占了大半的摩托车,两个人看起来也紧挤紧挤的。但两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是对回家的渴望。
马上就能回到家,见到亲人,怎么能不高兴?
想到家人,想到孩子,再冷的风也阻挡不住回家的脚步。
从早上出发,一直到中午,陈白羽也不知道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大家也没有讲究,就停路边,吃午饭。
有人啃面包,有人吃炒米粉,也有人吃糯米团......相对于馒头包子,米团才是本地人的最爱。
他们本地人不喜欢面食,更喜欢米饭。
出门在外,准备的也多数是米团。
陈白羽家吃的是烤面包,包装好的烤面包,加上牛奶,吃饱喝足,继续走。
虽然有些冷,风也有些大,但幸好没有下雨。
一路上遇到不少同样开摩托车回家的人。
有他们宝阳镇的,也有宝鸡镇的,也有广西的。
都是附近的人。
开口就知道是老乡。
其实,他们县的口音还是比较容易辨别的。
陈白羽工作的时候,很多人听到她的口音都会问上一句:你是某某陈?
而这个某某,是他们h县。
不管她说的是粤语,还是普通话,都带有一点点h县的口音。
既然都是回家的,遇见了,就打个招呼,问候一句。
“哪的?”
“宝阳的。你呢?”
“清弯的。”
“呵呵。也算是老乡。”
“哈哈。是。不同省份也是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