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真相(4 / 9)
如果这件事藏着掖着,顾延年弄死了他们全家,别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如果摊开来说,摆到明面上来,顾延年想要做什么也要顾忌三分。
如果他们家的人出事,大家肯定会怀疑顾延年,然后顾延年的那些对手应该也不会放过一个能落井下石的机会。
招娣觉得自首是最好的办法,能保住孩子的办法。
其实,如果可能她更希望一家人出国,逃避顾延年的报复。
“老徐,我们还有其他的办法吗?”例如逃,或者先弄死顾延年。
李招娣心里跳了跳,“能不能......想办法,解决顾......”
徐伟摇摇头,“难。”
不是难,是根本不可能。
即使是顾延年的老对手也不敢轻易的出招对付顾延年,最重要的是顾延年一个人,想要找个突破口都难。
不像叶家,漏洞百出,小辫子太多,随随便便就能抓到一大把。
顾延年没有拖后腿的家人,而他什么也是一个自律的人。想要抓他的小辫子,难于上青天。
李招娣有些不甘心,但也没有办法,“只能自首?”
虽然是她提议的,但她真的不甘心。
“嗯。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徐伟叹口气,他又怎么甘心?但为了孩子,we了子孙,他只能这样做。
“自首。再说,当初抢粮也不是我们决定的,是大哥他们决定的。我们不过是知情不报而已。”
“你让我想想。想想。”徐伟慢慢走进书房。
好不容易走到今天,让他放弃,真的很难。
但是,不放弃......
面对顾延年,他根本就没有退路。
徐伟很清楚,论智商和手段,他都不是顾延年的对手。如果顾延年决定收拾他,他就没有任何侥幸的可能。
陈白羽在家里也没有闲着。
给家里煮饭,喂猪,还要放牛,然后给荔枝园除草。
田里的草也要除了。
在农场种田,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叫走田。插下秧苗的两个月后,秧苗开始成长起来后,就要开始走田了。
什么是走田?
顾名思义,就是在田里走一圈。当然,也不是单纯的走一圈,是用脚根据田里秧苗的横竖间隙滑一圈,横横竖竖都要滑到,用力还要适当。
用力太过,会影响秧苗的成长。力度不够,起不到走田的作用。
走田有什么作用?
听说能让秧苗更好的成长,还能除草。
陈白羽一早就出门了,差不多是伴随这太阳的微光出门的。然后看着太阳升起来,慢慢的越来越晒,越来越热。
汗滴禾下土。
陈白羽看着自己的汗水滴落在水田里。
陈白羽一手拄着一根竹竿,免得因为一只脚动的时候,会失衡而摔倒。自己摔倒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会砸坏秧苗。
所以大家在走田的时候都会拄着一根木棍或者竹竿。
陈白羽一手拄着竹竿,一只脚在禾苗之间穿梭,照顾到每一棵秧苗。看到杂草就拔掉,放在脖子上挂着的小篮子里。
小篮子装忙了,就倒在田埂上。
陈白羽看到田里有小鱼游过。
为了方便走田,一般都会提前在田里蓄水,泡上几天,然后再把水放掉,剩下刚好漫过泥土的水。
陈白羽轻轻呼出一口气,晒,累,热。
也顾不上手上满是泥巴,陈白羽直接在脖子上挠了挠,也不知道是不是长痱子了,脖子后有些痒。
小腿也有些痒,不过小腿是被禾苗割的。这个时候的禾苗叶子正是锋利的时候,而她却光着小腿走田,肯定会被割伤。
白嫩嫩的小腿上已经有了好几道红痕。
陈白羽看了一眼小腿,然后发现小腿肚上还吸着一条蚂蟥。
应该吸了不短的时间,蚂蟥的身体已经鼓了起来。
她的血啊。
陈白羽叹口气,直接把蚂蟥扯下来,用力的扔到田埂上去。可惜,力气不够,蚂蟥被扔到了旁边的禾苗上,挂在了禾苗叶上。
不知道为什么,陈白羽突然想起以前小时候,七婆给她讲的一个关于蚂蟥的小故事。
一个男人让自己的老婆每天给年老的母亲买两三两瘦肉煮汤,这个老婆舍不得每天出钱买肉,就每天到田里去抓蚂蟥回来晒干,然后用晒干的蚂蟥熬汤。
蚂蟥营养。
婆婆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男人很高兴,一直都没有发现自己的老婆在阳奉阴违。一直到婆婆去世,儿媳妇每天煮的都是蚂蟥。
因为每天喝蚂蟥汤,这个婆婆活到了一百多岁,逢人就夸赞自己的儿媳妇。从那以后,就有很多人把蚂蟥当补品。
他们村的人一开始是抓野生的蚂蟥买钱,然后发展到人工饲养,成为远近闻名的蚂蟥大村。
蚂蟥带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