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舍友(2 / 9)
家人给她取名‘真理’,就是希望她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坚持真理。
而莫欺少年穷就是真理。
冯真理迅速调整心态,眼神真诚的看着陈白羽,“对不起。我向你还有你的父亲道歉。请原谅我女儿的年少无知。”
说这句话的时候,冯真理自己都觉得丢脸。
十几岁的女儿还无知,也不知道是无畏还是蠢。但可以肯定的是,是她这个母亲没有教育好。她不的不承认自己教育的失败。
她精心教育出来的女儿,还不如人家乡下田里打滚着长大的小女孩。
绝对的打脸。
“你有一个好女儿。对不起了,我为女儿的口不择言道歉,请见谅。我以后一定好好教育,免得她无知蠢。”
看着冯真理端正姿态给阿爸道歉,陈白羽也没有抓住不放。
虽然,她不担心杨静找茬,但她也不想自己的初中生活过得惊心动魄。杨静没有大本事,也不够聪明,但正因为蠢才可能做出一些膈应人的小动作。
一些无关痛痒的小动作,无视了,会让被人得寸进尺。
一次次的还击了,浪费时间。
所以,相安无事的井水不犯河水就最好。
陈白羽不想浪费精力和这种蠢人打交道,她还想尽快把事业发展壮大。
“没,没关系。”阿爸很意外,但也高兴。有些局促的摆摆手,“她们是同学,也住在同一个宿舍,就应该好好相处。”
冯真理点头,“对。不过,我女儿被家里宠坏了。说话有些刻薄,得理不饶人,其实人没有什么坏心眼的。”
“我家小静要是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你们多多体谅。”冯真理瞪了杨静一眼,然后笑着问陈白羽的名字。
“这名字好听。”一点也不像乡下来的。
乡下人喜欢什么名字?
不是妞,就是妹,或者不是花就是草。要么就是跟着国家政策走,例如红旗,胜利,红卫之类的。
白羽,真的很适合眼前的小女孩。
白净,圣洁,感觉就是天上的云彩。
没有和冯真理多说,陈白羽带着阿爸去吃饭。
走到半路,发现忘记拿小挂包了。小挂包是阿婆用剩布按照陈白羽的说法给做的拼接挂包,色彩很鲜艳,也好看。
陈白羽的小挂包一出,农场的女孩就吵闹着家人也要一个,于是就差不多人手一个。背着上山摘野果最是方便。
陈白羽返回宿舍的时候,正好听到冯真理在和杨静吵架。
“我就是讨厌。乡巴佬,乡下妹,又臭又脏。我不要和乡下妹一个宿舍。”杨静跺着脚,在胡搅蛮缠。
冯真理在轻声细语的哄着,再聪明的女人在面对自己儿女的时候也是会脑短路的。
“妈,你让乡下妹换个宿舍好不好?反正阿爸和校长认识。只要阿爸一句话。”杨静摇晃着冯真理的手臂,“妈。”
“不行。”男人的人情是绝对不能用在这些小事上的。再说,她一直都知道女儿被宠坏了,却硬不起心肠来教育。
有个不对付的人同宿舍,也好让女儿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无条件的让着她,宠着她的。挑战了别人的底线,是要付出代价了。
就好像今天,她一个局长夫人要给一个乡巴佬弯腰道歉一样。
有些错,可以道歉。
但有些错,是会连道歉的机会都没有的。
“妈。我就是不喜欢她。不喜欢。”
冯真理冷冷的看着女儿,“既然不喜欢,那就回家住吧。办理外宿。”
“不要。”
杨静撇撇嘴,在外面天高任鸟飞,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她才不要住家里,天天被阿公阿婆说教。
她要是敢顶嘴,阿爸能立刻就给她冷眼,说她刁蛮任性不听话,没有教养。
明明就是阿公阿婆重男轻女,却偏要说她不听话。
讨厌死了。
她才不要回家住呢。
“我才不要和乡下老太婆一起住。”杨静撇着嘴,“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堂妹堂弟的,烦死人。不仅随地吐痰,还乱拿东西。明明不问自取就是偷,阿婆偏要帮着他们。”
“讨厌死了。明明就是老太婆针对我,阿爸还骂我。”杨静很委屈。她真的很讨厌家里时不时出现一批的堂弟堂妹之类的人,没有文明礼貌,还小偷小摸。
因为有不好的记忆,所以杨静觉得所有的乡下人都手脚不干净。
“妈,你不也说老太婆偏心?”
“你......”冯真理很后悔,平时在家的时候没有注意场合,乱嘟囔老太太的一些小毛病,然后让女儿学了去。
“那是你阿婆。”杨静很无奈。虽然婆婆的确有很多乡下老太太的一些小毛病,但不管怎么样,孩子都不应该这样说自己的阿婆,太过分了。
她说,是因为婆媳是天敌。
但女儿和婆婆,那是祖孙,是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