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焖牛筋(1 / 5)
近来因为朝阳郡主大婚的事儿,连带着宫里都显得热闹。
为什么呢,因为圣人高兴。朝阳郡主大婚,圣人高兴,圣人一高兴呢,连带着各宫的妃子们都高兴,这主子们高兴了的话,那各宫里的人日子都好过了不少。
周姑姑今个儿才打内务司领了银钱回来,又有娘娘主子的打赏,这同关系好的嬷嬷私下里喝了点小酒。
说起来周姑姑在宫里任职到如今也有三十多年了,打十二岁入宫开始到现在。她最初入宫是因为家中贫苦,迫于生计便入宫做了宫女,即可保全自己不被饿死,还能有宫女的月银拿。
从一个小宫女,到如今女官六局的尚功局司制,专门掌营造裁缝。这条路,她觉得自己比照着皇妃们,也不见得多容易。
这妃子们争的是圣人的宠爱,可是宫女是什么都要争,又什么都不能争。
这好不容易绷紧了的皮能松快一阵儿,周姑姑自然也不会放过。
其实按照宫规来说,怎么在私下饮酒呢。只是周姑姑这三十多年来,也已经混成了油滑子的人。这明面儿上不准,就悄悄的躲起来喝罢了,且她如今的身份也没有几个人刻意要跟她过不去。况也不过是私下小喝几口,那圣人们还说什么小酌以情什么大酌的呢。
周姑姑自幼家贫,自然念不起书,她能知道那些圣人的话也不过是听人说过几句,自己并不能完整的说出来。
今日本来是周姑姑打算自己小小喝几口,倒是巧也不巧的,敏淑妃身边的谢嬷嬷来司制局给敏淑妃娘娘定制新衣。周姑姑瞧见老朋友,自然是自己亲自上阵,把敏淑妃吩咐的要求都严苛无误的交代下去。
谢嬷嬷是跟着敏淑妃一同入宫的,是敏淑妃的家奴才。在宫里因为敏淑妃如今的地位,也有不少人巴结。然而,这周姑姑和谢嬷嬷之间也有着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周姑姑有心讨好谢嬷嬷,便邀了谢嬷嬷一同吃几口酒,谢嬷嬷想着敏淑妃这几日心情不错,便也应下了,打发小宫女回了华阳宫。
谢嬷嬷在敏淑妃身边一直都是谨言慎行的,和周姑姑喝了酒,说了几句话心里反倒是生出了些羡慕来了,同周姑姑小声说话。
周姑姑生的有些胖乎,圆墩墩的一个,听到谢嬷嬷的话,连忙给她倒了杯酒,小意陪着笑:“哪能呢?老姐姐跟着受宠的主子,哪个不给老姐姐几分面子,外头行走都有个眼睛羡慕呢,这日子不知多好,还羡慕我个赖货在这小地方。”
谢嬷嬷看了看周姑姑这独自住的小屋,又听她捧着自己说话,刚刚那羡慕也不知道飞到了什么地方去,跟周姑姑说了别的:“说不得,这朝阳郡主是真受宠爱,连七公主都没这个面子。”
周姑姑一听,知道谢嬷嬷想说什么,她眼珠子一转,道:“这也是圣人的事儿,咱们不敢说呢。”
谢嬷嬷抿了一口酒,回过神来,斜眼瞧了周姑姑一眼,“你怎么胆子这么小了,这又不是说什么掉脑袋的话。怕什么呢?”
相对于谢嬷嬷这种大胆的行为,周姑姑是不敢跟着学的。人家谢嬷嬷背后是敏淑妃,又是敏淑妃亲自带着的人,她如今在尚功局,敏淑妃娘娘难道还能这么稳妥的护着她吗?况且……周姑姑看着谢嬷嬷这模样,脑子里想到了从前的一桩旧事,心中虚晃得很,她也不敢不谨言慎行。
“老姐姐,这话能说,可说主子们就不能了。谁不知道朝阳郡主哪个脾气呢。” 周姑姑小声的劝,又给谢嬷嬷倒了一小满杯。
谢嬷嬷也知道周姑姑是好意,这一口酒下肚去,砸吧砸吧嘴,冲周姑姑点个头:“成,你说得对,我听你的。”
周姑姑一听谢嬷嬷这话,瞧她脸色,一拍脑袋,想着坏了!这老姐姐可是出了名儿的一杯倒!她怎么给忘了呢?
这谢嬷嬷也是个有点好酒的人,知道自己不能喝,但是周姑姑请她喝酒,她就根本不想拒绝。这会儿就正好了,迷迷瞪瞪的,也知道自己醉了,叫她把自己给送回去。
周姑姑为难死了,这醉醺醺的怎么能出门儿呢?又不敢叫人知道,这宫里可是禁酒的。
可也不能把人留在尚功局里,还是得给人把人送回华阳宫去。
周姑姑愁着呢,这尚功局去华阳宫的路那可都是明晃晃的大路,这一路不可能碰不到人的,若是碰到了人,难免就会被人发现吃了酒还醉醺醺的。这谢嬷嬷也就罢了,她怕是逃不开责罚的,指不定这司制的位置都难保的。
毕竟,女官六局不过是看起来风光而已,这背地里可不知道有多少为难的事儿呢。
谢嬷嬷仿佛看出了周姑姑的迟疑,她迷糊的说:“你慌个什么,往小路送我回去罢。”
“啊?”周姑姑一下没回神。
谢嬷嬷脑子还清醒,但是脚下已经打颤了,她让周姑姑搀扶着自己,她搭着周姑姑,贴在耳朵边说:“去,从前那条小路。德妃宫那条隐秘的小路,不常有人的……”
被谢嬷嬷这么一提醒呢,周姑姑也想起来了。那条小路已经是不大有人走了的,是从前德妃所在的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