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粮食危机(3 / 3)
出来的几车皮矿石可以锻造更多铁锅,厂里当福利发下去,大家都能吃口饱饭啦
上午十点来钟,满满一大车的铁锅装好,三辆车直奔北泽省。
除了叶青他们几个,一大伙儿人谁都搞不清楚厂委这是要干什么。急慌慌召集人手连夜出来,跑到人家铸铁厂拉了一大车铁锅,食堂也用不着这么些啊
下午时候,终于到了和安徽交界的北泽农村。
叶青把车上大家写好的黑板竖到车前,上面是各种粮食农作物的收购价和折算斤两,比收购的价格要高上个一两分钱。
叶青放好后站在车上开始大喊。
“乡亲们换铁锅啦红薯米高粱米白面什么都能换精铸的大铁锅啦国营厂铁锅下乡支援农村啦”
叶青起了个头,王大壮几个马上跟着喊起来。
“铁锅下乡啦”
“铁锅下乡啦不要券”
地头闲着看热闹的村民一下子沸腾,铁锅啊不要券
农村家家户户一般都是两口灶连着,一个煮饭一个炒菜。以前铁锅都砸了炼铁,现在各家回各家吃饭,就算找门路买到锅的也就那么一口。还有至今仍用砂锅破陶罐凑合的,一听国营厂子的铁锅不要券立马都振奋了。
奔走相告,不大一会儿,大卡车前就聚集了大半个村的人。
“红薯收购价一分七厘,县里铁锅十五块六一口,他们这价是咋算的”
“七百五十斤红薯换一口,约摸到两分一斤啦”
“到底划不划算啊”
“划算拣着便宜啦一斤多三厘呢”
“还不收工业券铁锅票也不要划得来”
“快算算米的”
“白面的划算不”
“俺家里玉米多,拿它换亏不”
识不识字的,心里都有一本账。
脑子快的已经回家扛粮食去了,老头儿带着儿子,老妇领着闺女媳妇,全村几百户人口都热火朝天的往家跑。
不大一会儿,驴子车,排子车一趟趟的往村头赶。
“我来三口”
“二大爷你要那么些个干啥啊”
“三个儿子呐成了亲分家,谁还不得给口锅”
大卡车围满了人,那边孟矿长周矿长一人押一辆车,带着人监督过磅收粮食,老脸都笑成了花。
这边蒋书记指挥,叶青收白条,任大姐记账,两个工友在车上给抬锅。
他们下午时候到的,到了傍晚时分,铁锅所剩无几,三大车粮食已经装的满满
大部分都是红薯玉米面和各种杂粮,少数的大米白面。
“十六吨多”任大姐兴奋低声道。
蒋书记眼神振奋:“红薯太多占了分量,这次经验不足,下次要控制各种粮食比例”
叶青点头,经验要实践中慢慢摸索。
孟矿长不敢相信:“一个下午啊十六吨粮食”
周矿长激动万分:“不枉费咱们起早贪黑折腾两天”
两个矿长都五十来岁的人,连夜赶路,提心吊胆,吃的就是自己带的菜团子,渴了喝口水壶的凉水,真够不容易的。
“咱们鸣锣收兵回矿上食堂吃庆功宴”叶青喊。
“班师回朝”蒋书记下令。
“庆功宴”周矿长也高呼。
“回去我得先喝碗面条汤”任大姐也是劳苦功高,上班这么些年头一会这么折腾。
三辆大卡趁着朦胧夜色缓缓往回开。
叶青心情大好。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哎嗨来嗨嗨归”
“哈哈哈叶你唱的是啥歌词听着倒是熟,咋一句都不在调上”周矿长放声大笑。
孟矿长憋笑:“叶这是自作曲。”
“好听痛快接着唱吧。”蒋书记鼓掌。
叶青开始人来疯:“马儿哦你慢些走,哎嗨来嗨嗨走哎”
“爬上飞快的卡车,就像骑上奔驰的宝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收粮的好战场我们卖铁锅那个买铁锅,买铁锅那个卖铁锅”
一车人笑作一团。
唱着唱着,叶青忽然想起教她唱这些歌的人,心情顿时跌倒谷底。
混蛋你给我走着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