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旧事暖人心(4 / 7)
奴喜出望外,雪地就叩了好几个头。
大帅离去,张家取出东西来,和几个亲兵把东西放马上,回来见十三少。头一句就是:“小妖精又出来了!”
慧娘正在办年,又苦想要给郡王们一点颜色看,见张家进来就是这一句,脑子还没有转过来。瞪着眼睛转过来了,见张家粗眉大眼地关切着,取帕子掩口轻笑:“有妖精缠你,谢天谢地,我去佛前可以上好几炷香。”
张家没好气:“我说的,是缠大帅的小妖精。”慧娘乍闻有惊色,见张家放在心上的关心,夫君走时又讨了好几个吻才走,一时生不起来气,只和张家开玩笑:“那你收了吧,可好?”
张家就把话说了一遍,慧娘和丈夫又经过一回兵乱,有了儿子,沉稳不少。当下沉吟道:“不可不防,我去私下里看看。”
……
大年三十这一天,春三娘在家里坐卧不安。她手边还有几件子鲜亮衣服,再逃难也不忘记裹身上,有随时重操旧业的打算。
有一件墨绿色宫缎绣裙,还有一件鹅黄百合忍冬花样衣,还有一件……
春三娘左右为难。
内宅里唱曲子的模式她全知道。又是个女人,自然是叫进去唱,不是小戏子会在外面唱。也就意味着她可以见到大帅,可以在大帅面前亮一亮。
而且百度呼而一度纳,是春三娘这行当从小就学的。她一直给萧护见到的是狼狈不堪,逃难中人不会有好颜色,就像当年的十三娘,黑瘦而眸中忿忿。
大年夜,春三娘打算给大帅看一看旧日模样。
手边有高价得来的几点脂粉,花光她所有的积蓄。
没有菱花镜,就对着水盆,还必须在大白天画好妆容。她轻点嫣唇,又用炭灰把眉尾细扫,顿时朦胧轻愁全都出来,又像解语花,又像含忧草。
试问天下英雄,谁人会不怜香惜玉?
到晚上,外面是萧扬的大红雪衣,衬上她墨绿色扎出玲珑身段儿的衣服,自己看一看,也是不语也亭亭。
她满意的抱着琵琶往帅府里走去。
萧护随口一说,她来就来,不来就算。大年夜最好的就是和家人团聚,不是听小曲子。这都是乱中,团圆最要紧。
出门的时候,遇到邻居一个叫二牛的混混,没有杀人恶迹,大帅也不动他。见到春三娘这副形容,二牛大大咧咧上前来用手推一把:“吃没吃喝没喝,你还能去哪里做生意?”
邻居们对春三娘早就起疑心,也同时鄙夷她。
女人靠这个吃饭,果然容易?
几天前还有军爷搬来酒肉过了一夜,因为缺少东西,酒食很远都能闻到。让别人嫉恨之余,也眼红入骨。
春三娘精心打扮好,是给大帅看的。又想自己与大帅认识,身份自然与别人不同。见到二牛混摸一把,气得眼圈都红了,后退躲闪骂道:“你是什么样人,也敢来碰我?我这是去大帅面前,等我告诉大帅处置你!”
二牛是见过刀头肉板上钉的人,怎么会怕一个小女子几句话,闻言就笑:“大帅要你这样的残花败柳?大帅府里女眷们不少,出来一个丫头也水灵得不比官家小姐差,你拿大帅吓我,我还要笑话哩!”
哼着十八摸大摇大摆走了。
对着他的背影,春三娘更落下泪水。拭过泪,想到自己这一身装扮不容易,可不能在这雪中多呆,呆久了头发衣服全湿,成一只雪花落汤鸡可就不妙。
又想二牛这事,算是一个谈资,可以对大帅撒个娇儿什么的。欢场女子从来伶俐,这就从不好的事情中,反而找到对她有利的一面。
她一路行来,雪深打湿绣鞋。在帅府门上就对张伯求道:“大帅让我过来,不想湿了妆容,有没有镜子可照一照?”
张伯就给她找了面镜子,春三娘不看到还好,看到更想泪流。过去全是菱花铜镜,大的价格昂贵,小的好的更精致,也不便宜。
她一面也没有,这帅府中随随便便一个老家人,就有一面全身大铜镜。
帅府所安的这所房子里,可能主人收藏镜子,光库房里就有几十面,谁要用谁就去搬。铜可铸钱,只统一管理就行。
而春三娘眼中这看门的,却是久跟老帅,又给了大帅,随他吃苦过的张伯,要东西只要有的,从来不缺少他的。
张伯还不是有意要的,是张家等亲兵要修胡子,就弄了一面来。
对着这全身大铜镜,春三娘扑簌簌落下几点泪水。就此泪水,把自己眼圈子弄得微红,又含泪隐隐在眸中,随时有要出来的可能,是一个北风凄楚人模样。
走出来,对张伯道谢。张伯指一个亲兵带她进去,交给在厨房中帮忙的小螺儿。小螺儿听说是大帅让进来唱曲玩耍的,让她在厨房隔壁坐着,给她一盆火,送上一盘子酒肉来,拿她取笑:“你吃得饱饱的,等会儿我们击鼓传花,你可记得我的模样,不要把花落在我手里。”
春三娘欠身子赔笑:“那是自然。”
调弄几个琵琶,再在心里酝酿一下受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