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花好月圆(五)(5 / 6)
还有人认识他,对他殷勤地打着招呼:“廖校尉好。”廖明堂笑着一一回话,眼睛对着旁边的门上看。
他的心怦然跳着,难道不在家?
见门动一声,一个年青女子端着一盆水出来,明显有着不自在,一出来眼角不由自主的寻来找去,飞到廖明堂面上,放下水盆跪下来叩了一个头:“恩人。”
这是兵乱晚上,被混混们夜入家中污辱的那个姑娘。
邻居们见她出来,有人瞧不起,破了身子的,这种人没有同情心,或是以前就和这姑娘家不和,也不能去说他。有人是怜悯,可怜悯对于一个处在古代,又破了身子,父母兄弟都在兵乱中死去的弱女子来说,也是一层轻视。
廖明堂走过去,他在事后负责看守这街,见过她好几回。见过她昂首挺胸走在别人的眼光中,见过她走过去以后泪如雨下。他也借故和她说过几句话,只言片语安慰过她。
对着伍思德的亲事,廖明堂就总是想到她。亲眼见到十一公主在酒楼上指着伍思德骂,再笨的人也能理解十一公主这亲事来的不容易。
廖校尉不是轻薄的人,不会到处乱说,不过由公主在这乱世中生存的不易,就更想到这姑娘该怎么过?
他不过来一趟,心中总过不去。
这就大大方方牵着马过来,让她起来,轻声告诉她:“夫人在为我们选亲事,你可以去看看,也许有亲事。”
姑娘能明白他的话,比如伤兵、生得不好上年纪的老兵……总是一门亲事。
她感激涕零,再次跪下来叩头:“多谢恩人。”廖明堂让开,见到她乌黑的发髻在台阶上轻晃,心中就一紧,想说什么,又忘了,半天凑出来一句:“我家夫人最是和气的人,不过还怕你见不到她,如果你见不到夫人,可以到西城门上找我。有时候儿上半天不在,下半天会在的。”
他也不能多说,旁边全是人,眼珠子应该对着看。
牵马走出巷子,廖明堂强迫自己不要回头看,他可以装作是治安上的事情过来,虽然这一片现在不归他管。可说多了,又频频回头,反而不是好意,而是给人惹闲话来的。
姑娘在他走后,痴痴的跪在门外半天。直到有一个邻居孩子跑到她面前,对着她啐了一口,她才清醒过来,取出水盆,是装着泼水出来的。
潜意识里,她知道廖明堂还会来,也一直在盼着。她想报恩,又拿不出什么,就是人,也不清白了。
关上门进屋,她才想明白廖明堂对她说的是什么话,喜悦蒙上心头。到底他是关心自己的。当然,自己是配不上他的。
这是一员说不上过人英俊,却神气的军官。
…….
萧家,慧娘正对着一张纸在生气。这纸上写的全是人名子,是京中所有到了合适成亲年纪的姑娘。
今天伍家三朝回门,慧娘从昨天后,并没有再去。她事情也不少,还要为别的人寻亲事。找来官媒婆,就弄来这些名字。她停在一个名叫陈家二姑娘的名字上,这是慧娘下午才去的人家,去了就碰钉子,这个人是给廖明堂挑的。
京中提拔不少人,有不少人是官职不高的小将军,但是前途广阔。萧护特意有话,这些人的亲事不能草草,要给一个好的才行。
慧娘亲自去上的陈府,然后吃了一个钉子。陈夫人哭着骂,陈家的姑娘们从屏风后面出来,一起骂不绝口:“我们不许乱臣贼子!”慧娘一怒回来告诉萧护,陈大人现在还在萧护书房外跪着,但是萧护和慧娘都没有心情再要陈家的人。
是以慧娘忧愁,下面还有很多的小将军,该许哪一家才是?要是再碰几家钉子,这亲事可怎么办?
她正在不喜欢,小螺儿进来,强自镇定着,更显示有事情。她长了一岁,高了不少,榻前垂手回话:“回夫人,门上来了一个人,自称是十一公主的侍女,跪下来就叩头,叩得额头上全是血,口口声声要见夫人。”
慧娘这才想起来,思德哥哥今天回门。她放下手中纸张,微微一笑:“带她进来。”没多久,带进来一个人,十五、六岁年纪,生得圆脸俏眼睛,鼻子尖尖带着俏皮样子,额头上如小螺儿所说,是一片的青,有些地方,沁出血丝来,可见叩头太狠。
她一进来,就伏在地上大哭不止:“求夫人饶过我们公主。”
慧娘对豆花印象不多,是十一公主对伍思德提到过:“要豆花陪嫁。”才关注过一眼,只一眼,认为这个人太大,不能带走。同时也有不能对十一公主百依百顺的心思,就没有为她想办法。
现在见到,还能认得,听她说得奇怪,慧娘打迭精神:“你是豆花?”
豆花继续大哭:“我们公主足够可怜,请夫人饶过她吧。”
慧娘要不是和十一公主争执过,对她那抱着披风死挣着“我有定礼”很是心疼,才不会多问。她淡淡地道:“谁虐待了她不成?”
第二天见过十一公主,她一个字没有说,几时轮到这丫头在外面破坏家里名声。豆花还是叩头不止,也不怕她的额头叩烂了,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