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不动声色设绊子(4 / 7)
睡。他是四叔公小儿子的第六个儿子,房头里排,是排第十五。
前面五个哥哥,三个没养住,早夭。还有两个随萧大帅出征,都有旧伤,是少帅入军中前,在从军中回来的最后那一批人中。
回来后,还跟萧大帅,练萧家的私兵。
萧大帅对四叔公尊重过于别人,就是四叔公一房的男人,没有一个不当兵参战的。四叔公的孙子们,在父叔辈们死的死伤的伤情况下,依然遵祖父命入军中,从不犹豫。
四叔公住城外庄子上,城里有几处房子,安置几个孙子。萧据成过亲也有一进小院子,离萧家不远,三间正房,两间厢房,带一个做饭丫头,一个守门家人过日子。
他娶的妻子杨氏,是自己房头里三伯娘的娘家亲,夫妻相得。
杨氏很聪慧,近似于狡黠。她从外面姗姗进来,挑明烛光,解下厚外袍:“前门后门我都看了,又让丫头去睡,我们可以安心说话。”萧据心不在蔫:“哦。”眼睛只在烛光上看。
“怎么着,你全看得清楚?”杨氏坐到他下首,关切地问。
萧据心神这才回来一部分,有些忧心:“是啊。我随大哥城外回来,就跟着侍候。媳妇们先去回的大哥,再去见的堂嫂。”
“都是哪些人?”杨氏微微笑。
“三叔公房里的嫂嫂和弟妹们,竟然全来了,一个也不少。旧年里有埋怨,说萧家风水全在大房的五堂哥,十一堂哥等人,也急急忙忙让他们媳妇去了。”萧据面色不好看:“咱们房头里,不用问,全去了,你说先不急,走时交待我说不去,我本来想大哥要问,帮你回一声,不想他没有问,我就没有说。倒是七哥拿眼睛瞍我,我没理他。”
七爷萧执,和萧据同是四叔公一房。四叔公房中孙子们,全在一处排长幼。七爷萧执,出自四叔公的第二个儿子。
杨氏还是笑:“我这么说,自有主张。你再把少帅下午的话说给我听,一个字不要少。”萧据如实地再说一次:“上午出城打猎,说我马上功夫长进,再就没说什么。你也知道,兄弟们全知道大哥这一次进京,肯定彩头大,他军功那么厚,兄弟们都抢着去大哥面前。不仅你劝我少出这种风头,就是祖父,也天天教导,出风头的事不要去,用得上的事必须去,上午再没和大哥说什么。中午吃烤肉,大哥说我饭量小。”
他沮丧:“只怕大哥嫌我力气不中他的眼,这是不要我的意思吧?”
“我看,恰恰相反。”杨氏道:“听你说的,大哥只点了几个人的名,这几个人包括你,怕是大哥全相中了。”
萧据一喜,又皱眉头:“你要猜错了,这可是丢大人的事。从祖父起,当年跟着老大帅。后来我父亲哥哥们,全跟大帅。我最小,不用说,肯定跟少帅!三年前,我本应该去。大帅说让少帅自己接兵权,家里人全往回走,我就没去成。要是当时去成了,这一次少帅军功,怎么着也有我一份。”
杨氏笑:“要是去成了,哪里还有我?”萧据与她夫妻相得,闻言也笑:“怎么会没有,你在娘家等着我,也许我回来,和少帅一个日子成亲,不是更好?”杨氏向往一下,又知足地道:“就这样也很好。”
萧据微笑,才笑一笑,又闷头不乐。杨氏看着丈夫为这事愁这几天,怎么会不为他着想,认真想一想,有了主意,笑道:“我说,家里旁支兄弟上百个,少帅带几个人去,你可问明白了?”萧据愁眉不展:“正是问明白才发愁,只带四个人去。”
“啊?这么少?”杨氏原本还胸有成竹,也犯了难。夫妻对坐,想了又想,杨氏忽然问道:“少夫人带几个丫头进京?”萧据没明白过来:“啊?”杨氏神采奕奕:“你看我想的对不对,少帅只带四个人,小厮们就那六个对不对?少夫人带的人,不会多过少帅。为你随着进京这事,我打听得清楚,少夫人房中只有那几个丫头,今天你回来说两个大的得了什么不是,就算她们一同进京,人手也不足。你看,要是我也跟去侍候,少帅有没有这样意思?”
萧据啊地一声:“咦,你真是刁钻啊,少帅没有说,我没有想过。不过,”他微有喜色:“要是准我们带媳妇去,自然是侍候少夫人的,那……”
这更想起来:“大帅有话过,媳妇们全要跟着侍候。”
“是了,三叔公房中不提也罢,咱们房头和大帅更亲。咱们这房里,你是最小的,一共十五个爷们,只看功夫挑尖的四个人,三哥,五哥,七哥和你。”杨氏流利起来:“七嫂,和咱们好,一起去也有个帮衬。三嫂,”她笑:“是个骄傲的,五嫂,是个小家子气的,我今天不去请安,就是先看明去的是哪些人,个个击破就是。”
烛光下,杨氏一片为丈夫的心思全在面上:“明天我先不去,你去府中侍候少帅,见他怎么说。我呢,去见三嫂,挑唆几句,不管她,她以后明白,让她恼我吧,这是前程的事,又是脸面,你若不能跟去,祖父看着我们就是不孝子孙。再去五嫂那里,再挑唆几句,由着她恼。等你得了功名回来,一家补些钱也就是了。”
萧据心中一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