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破釜沉舟 (3)(2 / 12)
失宠而落魄。
他决定,让自己的世子窦斯言,尚晋国大长公主。
窦家是西雍末年才崛起的,别说与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海内六阀比,哪怕是幽州裴、洪州顾这种比六阀低了一个档次的名门,也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他们一句爆发户——但寿春侯非但是开国元勋之一,更因教导过惠宗皇帝弓马,很得惠宗皇帝敬重。
在当时,窦家绝对属于高门大户,实打实的权臣。
少年时候的窦斯言俊秀白皙,文武双全,二十岁才出头就进了翰林院,在当时的待嫁贵女中,可以说是炙手可热。
实权派的嫡出子嗣,已封世子,本身还这么出色,裘氏与晋国大长公主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母女两个几乎是心花怒放的预备了这场大婚——那时候申屠贵妃与贞媛夫人虽然已经露出宠冠后宫之势,但因为承宠不久,地位未稳,裘氏作为原配之妻,固然已觉丈夫对自己越发冷淡与敷衍,却还没有受到宠妃们的磋磨,是以全心全意为女儿收拾嫁妆的她,根本不知道,那期间西福宫里砸烂了多少家具瓷器。
睿承雍制,西福宫素来是贵妃所居。
不过在那儿砸东西的并不是申屠贵妃自己,而是她的娘家侄女申屠无尘。
那时候申屠无尘将姑姑的寝殿砸得一塌糊涂之后,非但没有请罪,反而拍着桌子号啕大哭:“姑姑说过一定会让我如愿以偿的,为什么晋国那个贱人还是抢走了窦郎?!”
申屠无尘有理由责怪姑母,她与窦斯言意外相识了数次之后,互生情愫,只是窦晚为人正派,不喜嫡庶不分之事。
而申屠贵妃得势之后就自恃宠爱藐视正宫,这样的为人让窦晚非常看不上——那么他又怎么可能允许自己的世子娶申屠贵妃的侄女为妻呢?
窦晚很明确的告诉窦斯言,哪怕申屠无尘愿意做侍妾,他也不会点这个头。
哪怕申屠无尘愿意做外室,索性不进窦家门——窦晚也会亲自打断儿子的腿,而且永远不会让申屠无尘的子嗣,踏进窦家半步!
而窦斯言尽管有母亲孙老夫人帮忙斡旋,却也根本拗不过心意已决的亲爹。
这种情况下,申屠无尘想到了向姑姑求助,请姑姑从惠宗皇帝这儿设法,促成此事——申屠贵妃当时已将惠宗皇帝迷得神魂颠倒,自以为此事不难,所以一口答应下来。
但真正与窦晚接触之后,申屠贵妃才意识到这位开国老臣的难缠与倔强。
她使尽手段都无法让窦晚点头不说,反而让窦晚越发看不起申屠家的女子:“从来只听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哪怕是贫门柴户,也没听说过有上赶着求着男家容自家女孩儿进门的——申屠家这是惟恐女儿嫁不出去,还是见着个男儿就想勾.引?简直不知廉耻!”
“这样轻浮的门第,也配做我窦家姻亲?!”
“我窦家的马夫娶妾都未必肯要这样的货色!”
这番话虽然不是当着申屠贵妃的面说的,但兜兜转转到底让申屠贵妃知道了,申屠贵妃气得死去活来之余,深觉无地自容,再不肯给侄女说这个话——而那边窦晚见她们姑侄不纠缠了正中下怀,满心欢喜的为儿子上了请求尚晋国大长公主的表书。
老实说窦晚这个公公对晋国大长公主很不错,他之所以让窦斯言尚主,除了考虑到与晋国大长公主外祖父的交情,以及对裘氏母子遭遇的同情外,也是因为他确实很满意晋国大长公主给自己做儿媳妇。
毕竟窦斯言是他亲生儿子,他在他的观念里怎么都不会害了自己儿子的:
那时候的晋国大长公主是照着宫廷规矩教导出来的,言谈举止都是满满的娴雅高贵,极完美的诠释了何谓金枝玉叶,何谓帝女风范——而且她性情还那么温和。
是的,少女时代的晋国大长公主,性情其实很柔顺,是非常符合世间对于女子贤良淑德的要求的。
然而窦晚在晋国大长公主进门后不到两年,就因旧伤发作,过世了。
他的死,直接开始了晋国大长公主的悲剧。
窦斯言并不喜欢她,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当时心里已经有一个申屠无尘了,也因为他在窦晚的压力下,没能娶成心心念念的申屠无尘,只能尚了婚前从未见过的晋国大长公主——对父亲**做法的愤懑与委屈,对心上人的愧疚,在窦晚去世后,全部转化成了阴暗与憎恨,又那样自然的倾泻在了妻子身上。
那时候中宫裘氏已经非常失势,开始在申屠贵妃手里频繁吃亏,可谓是自顾不暇,更不要说庇护已经下降的长女了。
而窦晚的遗孀孙老夫人,是个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典型,她从来没有直接针对过晋国大长公主,即使在申屠贵妃最得势的时候,她也没有故意折辱这个儿媳妇,却始终理所当然的纵容着自己的儿子。
而且坚持认为儿子之所以对晋国大长公主不好,问题肯定出在晋国大长公主身上——否则为什么她的儿子对申屠无尘很是宠爱体贴?
从第一次看到窦斯言与申屠无尘在自己的睡榻上颠.鸾.倒.凤的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