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太后出手(2 / 3)
目光立即缩了缩脖子,“是!”
赵妃之所以被废就是因为赵家拖累,是西越帝最厌恶的,即便赵妃和西越帝几十年的感情支撑,还不是照样被废,赵家倒了。
眼下徐淑妃正一步步朝着赵妃的步伐走,自从上次赐婚后,徐淑妃已经一个月没见过西越帝了。
再这么下去,徐淑妃很快就会失宠了,身怀有孕又如何,诞下皇子又如何,西越帝膝下皇子众多,哪一个不是被发配老远,唯一得宠的还是太子。
太子实力雄厚,此次又立下大功,根本没有任何一个皇子能威胁太子的地位,太子一日不倒,赵妃的地位永远不会受波及,母凭子贵,太子就是赵妃最大的靠山。
徐淑妃强逼着自己冷静下来,一定要想个应对的法子,不能再继续浑浑噩噩下去了。
“淑妃娘娘,太后请您过去一趟。”元嬷嬷亲自来了一趟。
徐淑妃怔了怔,随即点点头跟着元嬷嬷离开了。
“臣妾参见太后娘娘。”徐淑妃直接对着宋太后行大礼,宋太后肯召见徐淑妃,就说明还愿意给徐淑妃一次机会。
宋太后倚在塌上,瞥了眼徐淑妃,缓缓道,“徐家的事处理怎么样了?”
徐淑妃身子一紧,“回娘娘话,臣妾是出嫁女,本不该操心那么多,各人自有各人的福气,臣妾也无暇顾及,只想着平安诞下皇儿,至于妹妹已经嫁人了,就应该自己学会适应。”
这话就是在告诉宋太后,徐淑妃已经放手不管了,不会因为徐家拖垮自己。
宋太后果然对徐淑妃的话满意,脸色缓和了不少,“淑妃能保持清醒就是好的,颍川侯是替国征战受了伤,又是朝廷功勋,因一些妇孺小事,皇上是不会对颍川侯府如何,淑妃若深陷太深,只会令皇上为难,最终避而不见,淑妃是个聪明人,两者得与失应该不必哀家亲自教吧。”
徐淑妃点点头,这些日子可不就是避而不见么。
“臣妾明白,多谢太后娘娘指点,这番话臣妾一定转告母亲。”
宋太后摆摆手,“你还怀着身子,先起来吧。”
徐淑妃被宫女搀扶坐在了一旁椅子上,忽然宫女都退下了,只有元嬷嬷一个站在宋太后身旁。
徐淑妃眼皮跳了跳,知道宋太后肯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要说。
不一会功夫,从屏风后走出一个人影,穿着宫女的衣衫,走到徐淑妃面前。
“奴婢参见淑妃娘娘。”
一抬眸将自己的脸露了出来,徐淑妃惊的倒抽口凉气,瞧着那张容颜愣住了。
女子容颜俊俏,十分妩媚,举手投足之间还有几分俏皮,宛若花娇,绝色倾城,可瞧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宋太后清了清嗓子,女子立即一改方才的柔弱姿态,变的十分高傲自大,眉宇间的不屑一顾更是不羁。
要是不是穿着那一身衣裳不对,徐淑妃还以为看错了人,姿态像极了某个人。
宋太后见徐淑妃这番姿态,嘴角翘起满意的微笑,“如何?”
徐淑妃从震惊中回神,点了点头,“像,像极了,不,简直一模一样。”
宋太后摆摆手,那女子立即退下,又看了眼元嬷嬷,元嬷嬷立即带一名女子进来,一身碎花长裙,身姿纤弱,五官并不出挑却自带一股温婉动人的气质,尤其是那一双眼睛,越看越熟悉。
“民女赵晴溪拜见太后娘娘。”赵晴溪跪在了地上,声音越发的柔和。
一听说姓赵,徐淑妃才反应过来,此人应该和赵家有关系,立即想起来,那一双眸子和赵妃有七八分相似。
赵晴溪大约三十三四岁左右,浑身上下透着一个股淡然姿态,仿佛将一切抛开在外,宁静致远。
“这是赵家旁枝的姑娘,按辈分来说应该是赵妃的表妹。”宋太后淡淡说了一句,“前些日子赵家旁枝赶往盛京途中遭遇不幸,幸亏晴溪因身子弱耽搁了,才免遭一难,哀家见她可怜便留在了身边,如今还有一个弟弟身受重伤,养在了宫外。”
赵晴溪点点头,“多谢太后娘娘救命之恩,晴溪无以为报。”
徐淑妃眼皮跳了跳,宋太后一向讨厌赵家人,怎么会帮赵家呢,一定不会这么简单。
宋太后长长的叹息一声,“这孩子是个傻的,那时年纪小不懂事,二十年前曾跟着家人来过一次盛京给赵老爷子贺寿,就住在赵家府上,那时皇上还是太子。”
像是想起来什么长久的事,宋太后陷入了回忆。
徐淑妃眼皮跳了跳,果然和西越帝有关。
“太子年轻气盛,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和赵晴溪邂逅,当年晴溪不知太子身份,还以为是个不得宠的庶子,没计较身份,两人互订终身,后来太子求到先帝面前,要求娶晴溪,也是因误会,先帝误以为是如今的赵妃,便答应了。”
再后来赵家得知此事,连夜将赵家旁枝送走,自此以后再也不联系了,赵晴溪也因此耽误了终身,一辈子未嫁。
然后赵妃就被送上了花轿,嫁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