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有去无回(3 / 4)
。
凤府跟柳府走到对立面,那是迟早的事。
他当然得先下手准备着。
只是柳丞相的门生众多,儿子是皇上跟前的宠臣,又掌管着京城的两万羽林卫,凤府虽有凤家军,但却在北地,远水救不了近火。
凤府里都是些老弱妇儒,此时跟柳府来明的,吃亏是凤府。
而他目前做的,不仅是要监视着柳府,更多的是培养起势力来。
如今凤府里,只有爷爷暗中建立的一只一百来号的暗卫,人手还远远不够。
凤昀吃过午饭,打算出门去一趟西山军营查看一下,有多少人还感念着他父亲的旧情。
假若人多,倒是一只不小的力量。
哪知他才走到府门口,便见一顶黄门小轿朝凤府走来,最后停到了凤府府门前的台阶下。
他眸光闪了闪,宫里的人?
轿夫走到轿门那里,伸手挑起帘子,一个秀气的小太监,从轿子上走了下来。
那太监往凤昀的脸上看了看,心中好一阵惊奇。
心说那容王就已生得十分的俊美,这位也毫不逊色呀,不用问,一定是凤家老爷子新收的那位品貌不凡的义孙了。
“敢问,公子可是孟昀公子?”
“正是!”
“那正好,请随咱家进宫吧,皇上找你呢!”
皇上?
凤昀一怔,会找他什么事?
他跟管家贵喜吩咐了几句,“别告诉爷爷我进宫了,也管住府里其他人,谁多嘴,本公子回来,定不轻饶!”
贵喜点了点头,“昀少爷放心去吧,府里有老奴呢。”
对于皇宫,凤昀并不陌生。
少年时,他常随父亲进宫赴宴,再大些时,便是跟着父亲进御书房议事。
那个地方,他一直是万分景仰的,无上尊敬着那里面的人。
只可惜,有人将他们父子的景仰踩到尘土里,捻碎了。
小太监坐轿子,凤昀骑马,不多久,便到了皇宫。
宫门口,有人一见他到来,马上快步迎了上去。
“孟昀!”一直在宫门口等着他的郁翰林朝他招了招手。
“郁大人?您怎么在这儿?”凤昀讶然,忙翻身下马,朝他走去。
郁翰林朝那小太监道,“皇上命老夫在此迎接孟昀公子,你不必跟随了。”
翰林院是承德帝的幕僚阁,郁翰林为人正直,从不营私舞弊,是承德帝较宠信的几个臣子之一,在朝中声望较高。
小太监当然不敢质疑了,他笑着朝郁翰林行了一礼,“有劳大人了,奴才告退。”
等着小太监一走,郁翰林拉着凤昀便往御书房的方向大步走去。
两人没有坐宫中的换乘轿子,而是边走边说。
“郁大人,您这般神情慌张,是不是朝中发生了什么事?”瞅见左右无人,凤昀忙问道。
郁翰林也朝附近看了看,捏着胡子重重地哼了一声,“就在刚才,皇上收到了北地二皇子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战报。”
凤昀眯了眯眼,“战报?战事吃紧了?”
“战事还是老样子,人家北燕人压根就不应战,但是呀,封锁了各条大道。”
“……”
“加上北地连日的暴风雪,冻死了不少牛羊,城中更是缺少粮食了。”
“……”
“二皇子请求皇上速送粮食到北地,而且要在年前送到,说是三军们都已在喝粥了。”
郁翰林说完,拂袖讽笑了一声。
凤昀看了一眼郁翰林,心中不由得讶然,原来他也看不起二位亲征的皇子。
赵氏子弟,早已没有他们先祖的血性,从承德帝起,只知吟风咏雪,悲春思秋的吟诗填词。
到了战场,那一肚子的经文诗词和纤细的胳膊腿,哪里能同能征善战的北燕人抗衡?
他之所以没有跟着去应征入武,便是想让那两个绣花枕头,好好的吃吃苦。
让他们吃吃北燕靼子的拳头。
让赵家人知道,江山不是这么好守的!
他这么想着,心中忽然一震,老皇帝叫他来,难道是……
“郁大人,不知皇上找晚辈,会是什么事?”
“哼!”郁翰林冷笑一声,“北地缺粮食的战报,八百里加急送到皇上的手里,皇上便让老臣们想办法。”
“……”
“后来,大家说到江南三城是赵国的粮仓。但你也知道,江南今年多雨水,田地早就淹没了大半,粮食减产了七成。”
“……”
“这让江南三城的知府们如何拿得出余粮来?柳丞相便出了个主意,派一人去江南三城,向当地的乡绅们征粮。”
凤昀停了脚步,唇角扬起,冷笑说道,“所以,那个人便是晚辈了?是柳丞相推荐的?”
“正是他,老夫说你无官无职无威望,到了江南,哪里能让乡绅们臣